說到底,產業經濟是提高人們福利的基礎,金融經濟規模當與實體經濟發展要求相匹配,所以很有必要區分生產性收益和非生產性收益,藉此思考華爾街在虛擬經濟中創造的金融符號到底具有多少實際價值。而從虛擬資產來看,美國有大量金融衍生品已經不再為實體經濟服務了,沒有對應的物質財富,它的表現就變成了流通性過剩,虛擬資產過多,大量積累起泡沫。
陳學軍
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對《紐約時報雜志》說: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金融類企業利潤占整個美國公司利潤比重過于龐大的狀況是個錯誤,應該改變。華爾街雖然仍然是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它將不再會成為美國經濟 “半壁江山”。
2007年,美國金融服務部門所創造的利潤占到全美公司利潤的40%。在標準普爾500指數創造了紀錄高點的2006及2007年份中,金融服務超過能源業,成為對每股收益貢獻最大的行業,其比重為17.9%。在過去10年中,金融企業每年對總體每股收益的貢獻最多可達30%。美國實體經濟創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已經從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實體經濟中最具代表性的制造業則從1950年占其GDP的27%,下降到2007年的11.7%;而其虛擬經濟創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則從1950年的11.37%上升到2007年的20.67%。全球金融衍生商品總值從2002年的100萬億美元暴增到2007年末的516萬億美元,為全球GDP總額48萬億美元的十多倍,其中一半以上即近300萬億美元在美國。
其實,在這300萬億的美元資產里,很大部分是債務,自有資本量很小,不可避免,杠桿率非常高。從虛擬資產來看,有大量金融衍生品已經不再為實體經濟服務了,而是為虛擬經濟服務的,是對原生金融資產的資金再配置功能。這個世界金融體系里面有大量虛擬的紙面上的財富,沒有對應的物質財富,它的表現就變成了流通性過剩,虛擬資產過多,大量積累起泡沫。金融衍生商品是個新的“影子銀行體系”,是企業與機構間的私人合約,是在正常的央行流動法則之外創造金錢,它不是真正的貨幣,跟美元相比,衍生商品只是寫有承諾的紙,甚至只是一個電子符號,它存在于正常的商業管道之外,缺乏有效監管。
可以說,奧巴馬的這番談話,直接戳到了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美國金融體系的運作機制和管理制度出現了嚴重的錯誤。奧巴馬在競選總統的過程中就曾說過,1999年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致使監管松弛,并進而導致了危機。該法案允許創建集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于一身的龐大金融超市,這種做法自大蕭條時期以來一直是禁止的。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限制了商業銀行而有利于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和證券交易商所收取的巨額承銷費與傭金一向都是商業銀行眼紅的利潤,而且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商業銀行的一流客戶信用達到了投資級別的可以直接到證券市場融資,其發行的公司債券和商業票據足以取代商業銀行的貸款。甚至連二三流客戶也可以上市發行“垃圾債券”,以至于商業銀行無處發放信貸而使得其資產業務急劇萎縮。再者,一旦銀行的儲蓄利率低于市場利率,家庭儲蓄也將逃離銀行,直接流入證券市場。
在泡沫膨脹時期,像高盛、JP摩根和花旗金融巨鱷有著信息優勢,盡管他們都已經從投資銀行變身為銀行控股公司,可是都受益于固定收益、外匯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等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部門,而非正常的商業信貸業務,所以越來越復雜及龐大衍生性金融商品就是超額利潤,這進一步誘使金融機構以巨額獎金獎勵投機性的短期業績,這更讓銀行原本應該多元的業務產生嚴重的扭曲,甚至將其他業務也作為投機性業務的附庸。更重要的還有社會公平性問題,這種為追求超額利潤開發出來的金融商品,在泡沫破裂時,原本的投資者或是最初的債務人,是承擔最多損失的人,但積累卻早被金融從業人員以高額獎金提領入袋。
正是政府為儲蓄人和銀行股東,尤其是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的股東提供保護機制這樣一種類似擔保的方式,為爆發巨大危機埋下了隱患。這樣一種機制,使危機成本從受保護的銀行及其股東轉移到政府及其納稅人之上。如果納稅人能在這些華爾街金融巨鱷瘋狂斂財之時有所獲利也不為過,但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政府完全接管這些金融機構,將其股東私人利潤國有化。于是便有了今天這樣的局面,銀行損失社會化,而其利潤私有化的運作模式。
說到底,產業經濟是提高人們福利的基礎,金融經濟規模當與實體經濟發展要求相匹配,所以很有必要區分生產性收益和非生產性收益,藉此思考華爾街在虛擬經濟中創造的金融符號到底具有多少實際價值。當然,還不得不思考中央銀行制度安排上的問題,當世人在批判格林斯潘時代的美聯儲是全球泡沫的始作俑者時,有多少貨幣供給是用在實體經濟部門,有多少貨幣乘數是由華爾街的金融家們炮制出來的呢?而究竟有多少美國金融寡頭企業會在這場金融災難面前倒下,美國政府在什么時機、以什么方式和付出多大成本來挽救岌岌可危的金融體系,究竟需要多長時間能使美國銀行業恢復到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上,這一切都是擺在奧巴馬政府面前需要解決的急迫的現實問題。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金融研究部專職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