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美股 > 奧巴馬和美國經濟未來 > 正文
10日美國新任財政部長蓋特納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宣布備受外界關注的新金融救援方案。但市場對總額高達1.5萬億美元的方案似乎并不領情。他的講話開始后,道瓊斯股指持續下滑,最后大跌近400點收盤,為奧巴馬入主白宮后股市的最糟糕表現。
市場對蓋特納寄予厚望,但最近一個月來,他卻和市場一樣走得跌跌撞撞。漏稅事件一度沸沸揚揚,差點讓他無緣財長職位。他指控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也讓許多人大感意外,認為其在美國需要中國支持之時,發表如此強硬言論實在“不合時宜”。
但美國人最關注的,還是這位47歲的財長如何應對金融危機。但這位奧巴馬口中“棒極了”的“政府首席經濟發言人”卻似乎未能安撫躁動的市場情緒。
按照蓋特納公布的新金融救援方案,美國將三管齊下:其一是繼續大幅注資,增加流動性(實質是部分“國有化”);其二是剝離不良資產,解除銀行后顧之憂,成立保爾森放棄的“壞賬銀行”;其三是刺激信貸,聯手美聯儲,最高可放貸1萬億美元。
新計劃氣魄不可謂不大,但各界卻普遍不滿其語焉不詳。例如按照蓋特納之說,政府投入巨資,還要拉私人投資一塊“唱戲”,但在這種市況下究竟有多少私人資本敢于貿然進場值得懷疑。“股神”巴菲特可能是一個,但其最近半年大膽進場的結果目前看也是“為伊消得人憔悴”。
在出任財長前,蓋特納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而這次金融危機可正是從華爾街刮起的;雷曼兄弟破產導致金融形勢急轉直下,那時的決策者中就有蓋特納。這段歷史也被人戳戳點點。在國會聽證會上,有參議員就指責蓋特納和其他監管者“辜負了美國人民”。
當然,在美國經濟形勢積重難返的情況下,不存在什么“魔力按鈕”。蓋特納也辯解說,“政策總是在市場曲線之后,總是追逐著不斷升級的危機”;至于沒有細節,蓋特納的解釋是,政策是大框架,細節卻需要審慎,他也不想重蹈上任財長“不斷變招”的覆轍。面對“百年一遇”的危機,蓋特納也只能“一看二慢三通過”。一錘子買賣固然痛快,但如果失誤卻會帶來巨大金錢和信心損失,不但沒有“雪中送炭”,反倒可能成了“雪上加霜”。 據新華社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