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
麥道夫的故事,起碼要從半個世紀之前說起。他從一個紐約皇后區的猶太窮小子,白手起家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甚至還擔任了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主席。
據公開報道,麥道夫1960年注冊他自己的公司時,只有5000美元資本。 而這5000美元是靠當救生員以及幫別人安裝地下噴淋系統攢下來的。伯尼沒有完成預定的法學院課程,而是從學校退了學,開辦了自己的公司。
1970年代,因為美國證券行業的監管規定改變,聰明的麥道夫很快就從證券行業里找到了發財的捷徑。
“在那個時代,做股票是手工的,時常很慢,需要很多交易員而且需要很高傭金。”麥道夫在一個視頻中如是回憶,“而我的公司很早就靠自動化交易賺了很多錢。”
華盛頓喬治城大學助理教授James Angel指出,麥道夫是現代華爾街交易體系的先驅之一。麥道夫的公司是首批自動化做市商(撮合買方與賣方)之一,靠電腦匹配不同證券交易商之間的報價。麥道夫的公司也是首批給予“訂單返傭”的公司,因此他的生意源源不斷的涌來。
麥道夫的起家跟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崛起,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納斯達克(NASDAQ,全美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系統)交易所之所以成功成為美國著名的交易所系統,跟背后的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NASD)密不可分。
NASD一直強烈支持證券交易的電腦化,而麥道夫的公司恰恰是NASD中最為活躍的公司之一。作為早期的鼓吹者之一,麥道夫經常出現在證券監管者關于電腦交易系統的圓桌論壇上。
隨后,隨著納斯達克交易市場迅速成長,瞄準“電腦交易”的麥道夫公司也迅速做大。據其公司網頁上的資料,麥道夫證券公司的交易速度一直是驚人的。早期以秒來記算,而現在則是以納秒(時間單位,一秒的10億分之一)來計算。交易量居全國交易量的前23名。
作為早期的革命先驅和奠基人之一,伯尼很快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成為舉足輕重的人。但是現在納斯達克的官方紀錄上,沒有詳細的麥道夫任職的記錄,只有《今日美國》的報道表明,他在1991-1993年,曾擔任過三年的納斯達克交易所主席,并一直擔任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董事和證券服務業協會董事。
作為證券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麥道夫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他是我們行業里的國會議員。”Marianne Brown, Omgeo公司的CEO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形容伯尼的“江湖地位”。
據本報記者在《商業周刊》企業研究中心查到的數據,麥道夫在眾多美國公司中擔任董事。而這一直也是一個人是否德高望重的重要指標。
當然,他也很好利用了他的“受人尊重”的身份。
撒謊者
麥道夫證券管理公司位于第三大道885號的三十樓。
但在同一大樓的十七層,麥道夫另外租用了一家辦公室,開辦了秘密的“證券咨詢業務”。
據舉報麥道夫的公司高級職員1號宣稱,麥道夫平時對這些咨詢業務的文件都是上鎖或者加密的,公司無人知曉。據2008年1月上報的數據,其證券咨詢業務的規模高達171億美元。
如此龐大的投資額都是被麥道夫的月增長1%-2%、十幾年直線上升的高贏利給吸引過來的。至于為什么在別人不賺錢的歲月里,他可以賺錢,麥道夫則用幾個字簡單做了解釋:“內部消息”。
就是靠這幾個字,麥道夫征服了眾多美國與歐洲的機構投資者。很多精明無比的對沖基金管理者、專業投資人士,竟也被“內部消息”這幾個字給輕而易舉征服了。
想想也是,如果前納斯達克主席都不能獲得一些內部消息,那么這個世界也就真正完美了。
真正的故事或許正是從這里開始的,也是從這里開始坍塌的。
最簡單的描述是麥道夫并不是投資高手,他所承諾給客戶的每個月1%-2%的回報都沒有完成。為了圓謊,他玩了“龐氏騙局”——用新投資者的錢,給之前的投資者分紅。
當然,這樣游戲是無法一直玩下去的。當12月的第一周,“伯尼”的某個客戶提出要贖回70億美元的資金時,他就知道他要完了。
不過,在重壓之下,麥道夫依然努力扮好一個好家庭成員和好朋友的角色,他提出要把手上的2億到3億美元分給家人和朋友。他也設計好扛下所有的罪行,不給同在公司工作的兩個兒子和弟弟帶來任何危險。
12月16日,紐約的夜晚讓人驚奇的溫暖,有些像是春天。不知道在這個夜晚,尚在享受最后幾天的自由麥道夫會想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