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正一
“金融危機讓歐美的那些精英們失去了安全感。”獵頭公司CTPartner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rian M.Sullivan說,“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規劃。”
雷曼兄弟的轟然倒塌驚醒了華爾街的春夢。大夢初醒的“精英”們突然意識到了生活的無助。華爾街只是壞消息的一個起點,很快金融風暴便在西方世界開始蔓延。有媒體報道稱,紐約市政府估計華爾街困境將使紐約喪失4萬個高薪崗位。而本周,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報告則稱,英國失業人數在一個月內猛增14萬人,突破180萬,達到11年來的最高位。
“被裁減的人員在短期內無法在本國得到消化,這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Sullivan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說。
大手大腳慣了的許多普通美國人,不得不開始“勒緊腰帶”過日子;一些失業的華爾街金融業從業人員,甚至不得不在街頭賣藝掙錢。與此同時,華爾街“工作難民”東渡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不過,在遙遠的中國或者印度,這些所謂的“西方精英”真的能重新找回自信么?這股東奔潮流究竟有多熱呢?
冷靜的“東渡”
作為一個獵頭行業中的老手,Sullivan認為華爾街“工作難民”熱衷于遠渡重洋并不現實。事實上,不少被裁減的普通金融從業人員并不是上海這樣處于快速發展中的城市真正需要的人才。
“被無情淘汰的人并不適合遠渡重洋,”Sullivan表示,“真正心動的人并不是因為失去工作才會向往大洋彼岸的生活。”事實上,金融危機的到來使不少有雄心的精英對以往令其自豪的工作環境失去了安全感。“他們雖然可能依舊在工作,但是心態已經發生改變,他們正學著以開放的視野看世界。”
Sullivan說,“他們也許本來就有出去闖一下的打算,不過那些計劃原本屬于多年以后。而現在當歐美當下的生活不再有安全感,經濟不景氣束縛了自己干一番事業的手腳,出去走走這一計劃便大為提前了。因為他們發現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機會更多,更利于自己的職業發展。”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歐美的精英們并不會盲目地踏上行程。
那么面對發展中市場的人才渴求,失去安全感的華爾街精英們該怎樣準備?
Sullivan指出,來中國之前,華爾街精英們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他們已經不是大學生了,”能否迅速融入新的文化環境對于一個成熟人才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此外,Sullivan指出,“盡管新興市場并不成熟,但是往往也有一個既定的模式。選擇東渡的人才必須真心融入新環境。”
培養扎根的土壤
另一個新的變化是,真正有志于去東方闖闖的精英一般都會先為自己設立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而不是短期的生計考量。因此,他們在工資方面也許可以暫時“遷就”一下。
因此,Sullivan認為現在去華爾街挖人是最好的時機,“你可以用更實惠的價格挖到人才。”據他透露,較之兩年前,華爾街精英們的薪水已經縮水50%~60%。事實上,中國的企業已經在這么做了。這令Sullivan印象頗為深刻。“中國企業反應非常迅速。”
Sullivan指出,目前去華爾街挖人的中國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有明確的目標,“他們直接告訴獵頭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而另一類則是相對模糊。“這些中國企業會告訴你,他們有可能展開哪些業務,然后讓你幫他們找人才,根據找到的人才確定下一步具體開展什么業務。”
無疑,高端人才的跨國流動將成為一個常態。畢馬威國際的一項新調查顯示,錄用國外優秀員工更有利于促進全球文化間的融合,并加深對新興市場的認識。這份報告同時指出,未來五年內,中國仍將是全球創業最活躍的國家。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未來一個人才吸金地。
“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部分國家存在巨大的本地技術人才缺口。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澳大利亞、中國和新加坡面臨本地經理人才短缺的公司數量更多。” 畢馬威亞太地區稅務主管兼畢馬威香港公司合伙人龍恩來說,“不難發現,由于本土人才缺乏,某些‘投資熱點地區’的公司并未取得預期的效率或業績。這些公司希望通過吸納國外人才來彌補差距。目前,為尋求良好的經營條件,公司可從一國遷移到另一國,政府必須承擔起為人才市場注入靈活性以滿足業務需要的責任。”
畢馬威的調查還顯示,除填補職位空缺外,許多公司認為聘用外國員工可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69%的公司稱外國員工有助于企業深入了解全球市場,而76%的公司則表示外國員工有助于建立寶貴的全球化思維模式。但90%的公司亦指出政府須加強合作,降低移民門檻。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