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膨脹給經濟帶來危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5日 22:57 新浪財經 | |||||||||
【MarketWatch紐約4月25日訊】一位頗有煽動性的保守派寫了一本人氣飆升的新書,里面講到債務爆炸正在損害我們的經濟。 幾乎一夜之間,這本書便登上了最暢銷排行的榜首。書的名字是“American Theocracy”,作者是前共和黨戰略家和保守派的首腦人物凱文-菲利普斯(Kevin Phillips)。關于這位作者,時代(Time)雜志曾經寫道,“在華府那個不加思索便作出預言的世界里,凱文-
現在,他的引起爭議的觀點——顯然觸動了人們的心弦——是:美國正因為下面三個因素的綜合作用而深陷危險之中: 一,美國的全球策略不自量力,證據就是迄今尚未成功的入侵伊拉克行動。 二,好戰分子、原教旨主義者、福音教派、宗教右翼分子在美國抬頭。 三,美國膨脹的債務,把美國的經濟健康抵押給了金融投機行為。 頭兩個因素也夠迷人的,但本專欄只談經濟問題,因此我們最關心的還是第三個因素:膨脹的債務。這個問題也許比想像的更糟糕,糟糕得多! 為了支持他的觀點,菲利普斯展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統計數字。 菲利普斯認為,美國經濟的成長依賴消費者的揮霍,而這種消費又需要龐大得可怕的債務來融資。美國每個家族平均擁有八張信用卡,過期借款的利率在19%至25%之間。1990年至2003年之間,持有信用卡的人數增加了75%——從8200萬上升至1億4400萬,但債務額卻從3380億美元膨脹至1.5兆美元,增長了350%。 是的,美國人花得比賺得多,這是個事實。2004年美國人每賺1美元,就要花掉1.04美元。他們的信條便是:“我購物,所以我存在! 與此同時,低等級債券發行創下紀錄。這促使穆迪(Moody's)公司債券倒債研究中心主任漢密爾頓(David Hamilton)表示,“這種存在真正風險的債務所占的比例達到空前的水平。” 事實上,家庭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從1960年的50%上升至1980年的60%,到2005年更增至95%以上。 菲利普斯認為,這種債務的上升主要是政府政策有意造成的。 他寫道:“當聯儲主席葛林斯潘把龐大的減息計畫與布希政府的減稅措施結合起來時,美國人正像華府希望的那樣作出了反應。普通民眾以低廉的成本取得貸款,并大手大腳地花錢。美國債務的五大方面——國內債務、國際債務、金融債務、公司債務和家庭債務——都持續地創下紀錄! 菲利普斯寫道,華府策略中一個堅實的部分一直是在不動產市場造成一種低利率帶來的繁榮,從而增加美國擁有房屋者的比例,房價的提高又可以使業主透過低成本融資享受房價上漲的部分好處。透過凈值貸款,業主把自己的房屋變成了自動柜員機。 這種人為創造出來的新財富取代了2000年至2002年股市崩潰破壞的財富,同時也增強了消費者的信心。 菲利普斯寫道,借債和消費變成財政上的愛國行為,成了反擊基地組織(al-Qaeda)的一個機會:透過支持汽車展廳抵押貸款職員的工作和購物中心的生意,支持了美國的經濟。 媒體則傳播著一種戰爭時期的倡議:“山姆大叔需要你借貸! 菲利普斯寫道,“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事:政治領導敦促美國消費者大規模的舉債以刺激國家經濟! 與此同時,美國收入不平衡的狀況卻令人困擾地加劇了。他指出,“美國收入最高的那百分之一人群,可支配所得(稅后)相當于收入最低的那1億人口(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的可支配所得。” 原因之一是美國經濟(還有勞動力)正迅速從制造業轉向金融服務。受游說團體影響的國會加速了這個過程,于1990年代后期解除了銀行和其它金融服務行業的管制。銀行可以收購券商,券商也可以收購壽險公司,或者被后者收購。 菲利普斯引用一位出色的資金管理者達羅(Ray Daleo)的話說,“制造業勞動力所創造的財富比起資金流動所創造的財富來只是很小的部分! 債務和信用的爆炸打擊了美國人口的許多群族,但老年人受的影響最大。那些在2000年代退休的人比起以前更不可能擁有自己的房屋了。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說,那些已經年滿65歲的,不僅房屋債務成長最快,而且個人破產申請的比例也增加得最快,對信用顧問的需求也達到最高水平。 愈來愈多老年人處于徹底的財務困境之中。2001年,戶主為45歲或以上的家庭七分之一被視為負債沉重——收入中至少40%用于還債。 這種情形只會進一步惡化,除非并直到美國改變某些鼓勵過度消費的政策。菲利普斯警告,美國“在廣泛領域內的表現——包括儲蓄、教育、能源和水資源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和勞動力技能提高等等方面,均低于許多其它國家的標準。美國應該了解,它拒絕采取廣泛競爭政策的立場也是一項政策,而且這項政策最終將導致貧窮。” 總之,美國必須實行加強儲蓄、限制消費的政策,而不是相反。 (本文作者:Marshall Loeb,記者Peter C. Beller對本文有幫助。)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