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知名專欄作家羅伯特·薩繆爾森(Robert Samuelson)10月5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文章時轉述奧巴馬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娜·羅默的觀點,稱在這場經濟危機中,美國距離第二次大蕭條只有一步之遙,可謂九死一生,是政府的有力舉措讓經濟避開了一次蕭條。
以下是該評論文章原文:
我們當初距離第二次“大蕭條”有多近?單是這個問題就可造就一大批新的著作、研究課題和研討會。但是奧巴馬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娜·羅默(Christina Romer)已經有了答案:一步之遙。她的結論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因為羅默在之前的學術生涯中是一名研究“大蕭條”的學者。
“蕭條”是一個專門術語,它不僅僅是一個嚴峻的經濟滑坡過程。蕭條與嚴重衰退有一個顯著區別,那就是令人手足失措的對未知的恐懼,這種恐懼如此強烈,導致消費者、企業和投資者均全線潰退、陷入恐慌。他們囤積現金,不顧一切地削減支出。他們賣出股票和其他資產。信心的流失如河流決堤,它所刺激起的行為壓倒性地戰勝市場的自我修正機制(利率降低、庫存下降、物價下降),而通常這種自我修正機制能夠防止一場衰退演變成深度的、持續的衰退:蕭條。
通過對比1929年和2007-2009年,羅默發現這次剛開始的時候信心受到的打擊遠遠超過1929年。的確,從1929年9月到12月,股市下跌了三分之一,但當時持有股票的美國人遠不如現在這么多。而且,當時房價幾乎沒有下跌。從1928年12月到1929年12月,總體住房的價值僅下降了3%。但相比之下,在2007年12月到2008年12月間,房地產縮水17%,是當時的5倍多。這次股票和房地產均遭受了更大的損失,而且持有這些資產的人也更多。
經濟遭受如此重創,按理說應該進入自由落體并陷入蕭條。的確,美國經濟確實進入了自由落體運動。9月中旬,在雷曼兄弟倒閉一周年之際,許多人作出評論,認為即便當初拯救這家投資銀行,也不能避免這場危機。確實。但是允許雷曼倒閉幾乎確定無疑地令危機惡化。雷曼的破產制造了更多的未知因素——比如哪些公司將會獲得救援、“有毒”證券價值幾何等等——將普通的焦慮轉換成極端恐懼,并引發恐慌情緒。
隨著信貸市場凍結,股市一瀉千里。到去年年底,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已經從雷曼兄弟倒閉之前的水平暴跌了23%,比一年前則縮水34%。金融恐慌毒害了大眾心理。2008年9月,經濟咨商局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1.4。到2月份,信心指數暴跌至25.3。消費者紛紛放棄購買汽車、家電和其他高價產品。2008年第三季度,這些“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按年率下降了12%,第四季度降幅擴大為20%。盡管略有滯后,企業也開始削減投資項目,2008年第四季度企業支出下滑20%,2009年第一季度下降39%。
羅默辯解道,這些巨幅下挫并未導致蕭條,主要是因為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抵消了這些力量。產品、服務、勞動力和證券的私人市場的確有自我修正的功能,但在對未知的極端恐懼之下,恐慌情緒會不斷強化自身并讓這些企穩的傾向沒有用武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政府才能保護整個經濟,因為大部分個人和企業都在紛紛采取自保措施,而這種自保行為恰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世紀30年代初期,正是因為政府未能扮演這一角色,才使得衰退演變成了蕭條。1933年3月5日,當新上任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將所有銀行關閉的那一刻,這一局面才得到扭轉。許多銀行遭受到恐慌的儲蓄者的瘋狂擠兌,已經提前關閉了。然而當3月中旬銀行重新開張的時候,美國人又將大部分的錢重新存進了銀行。這其中的原因并不僅僅是羅斯福的爐邊談話令人安心(“將你們的錢存進重新開張的銀行比放在床墊下面更加安全”)。羅斯福的承諾之所以可信,是因為聯儲已經獲得授權,向所有重新開張的銀行提供與其存款等量的貨幣。
過去的一年發生了類似的事件。學者們將會爭論哪種干預措施收效最為顯著——是聯儲對失效的信貸體系的支撐、“問題資產救援計劃”、還是奧巴馬的“刺激”計劃和銀行“壓力測試”?不論怎樣,所有這些措施的目的卻是一個,那就是讓人們放心:自由落體可以被阻止,并進而控制住了強化自由落體運動的恐懼情緒。經濟中的復蘇機制要起作用,首先必須要恢復信心。這一點似乎已經做到。上個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反彈至53.1。住房價格已經停止了下跌,根據凱斯-希勒房價指數,房價已經連續3個月上漲。
但是信心盡管有所提升,卻仍談不上樂觀,只不過已經不再是恐怖。消費者信心指數依舊疲軟。失業率(9.8%)是無底的深淵,復蘇的力度仍是未知數。這一點從20世紀30年代也可找到相似之處。盡管1933年經濟已經觸底,但“蕭條”真正結束是在二戰以后。當時政府并未給復蘇提供保障,有些政策有幫助,而有些則有害。就今天來講,好消息只是壞消息并未變得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