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美國經濟陷入節儉悖論

  安德魯-蒂爾頓

  居民儲蓄率的急劇上升是當前美國經濟下滑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特征。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持續下降之后,美國家庭部門的儲蓄率從一年前的零水平反彈到了目前的4%。

  節儉無疑是一種美德,但當所有人都這樣做時,就并非如此了。甲的支出即為乙的收入,如果所有的家庭和企業都削減開支,國民總收入就會下降。如果人人都節儉開支,增加儲蓄,最終的結果將會是所有人都達不到預定儲蓄水平,出現凱恩斯所說的“節儉的悖論”:人們節省開支,儲蓄率卻無法提升。

  顯而易見的是,美國經濟就面臨著上述風險。未來幾年,家庭部門很可能想增加儲蓄,但工資收入增速下降,甚至同比下降。如果情況良好,政府轉移支付和稅率的削減會幫上點忙,直到就業市場趨于穩定,眼下的風險在于:居民收入和支出低迷持續的時間可能比我們以及其他一些專家預料的要長。

  居民儲蓄意愿上升

  居民增加儲蓄的動機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最近兩年來財富的大量損失。分析1959年至今的數據,我們發現家庭凈財富對收入的比率與儲蓄率之間存在明顯的反向關系。其背后的原理非常簡單:資產回報越高,通過儲蓄來積累資產的必要性就越低。

  這兩年股價下跌了45%,房價下跌了將近30%,人們的財富急劇縮水。“凈財富/收入”從2007年一季度的6.3下降到2008年四季度的4.8。根據歷史數據測算,4.8的凈財富/收入比率對應的儲蓄率應該是7-8%。盡管這一估算不一定很精確,但顯而易見的是,目前4%的居民儲蓄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要將儲蓄率提高到7-8%,要么增加收入,要么削減開支,要么兩者并用。在收入快速上升時,居民不需壓縮支出即可輕松提高儲蓄率,但是,當收入增速緩慢或根本就停止了的時候,增加儲蓄就必須犧牲消費。2008年下半年儲蓄率的上升,就是收入增加和消費下滑共同作用的結果。去年7月到今年1月,實際可支配收入上升了1.7%,而實際支出下降了0.9%。如果今明兩年收入增速下降,儲蓄率要想提升就只能靠削減消費了。

  為何經濟惡化收入反而增長

  過去半年來,經濟大幅滑坡,但居民收入卻仍然保持增長,許多人對此感到迷惑不解。他們會問:在一個月就摧毀掉60萬個工作機會、工作時間和獎金均削減、利息收入和分紅收入均下降的情況下,稅后可支配收入何以繼續增長?

  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解開來,我們就不難明白其中的奧妙,并可以對未來收入情況進行預測。可支配收入由工資薪水、社保補助、個人經營收入、資產收入、政府補助、社保扣款、稅收扣款等7項構成,其中社保扣款和稅收是扣除項。去年以來,下降的因素是工資新水、個人經營收入和資產收入3個項目,但它們的下降被快速增加的政府補助和稅負下降抵消了。政府補助同比增幅高達12.3%,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稅收負擔因經濟疲弱而迅速減少,使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2%。分析表明:是政府因素阻止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經濟惡化的過程中出現下降。

  儲蓄率繼續提升難度大

  通過自動機制(失業補助和稅負下降)和主動性措施(削減稅收和其它措施性措施),政府在分配機制中的作用使得可支配收入維持了增長,但這些因素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未來收入增長將嚴重依賴就業市場的穩定。

  我們對影響可支配收入幾大因素的未來變化預測如下:一、工資收入近期下降速度會加快,然后在2010的年出現疲弱的復蘇。二、政府支出的正面作用仍將持續,轉移支付將繼續快速增加,失業補助和社保方面的經費在今明兩年可能會增長10%和7%。三、資產回報對可支配收入的拖累作用將逐步消失。公司分紅大幅下降、存款收益因零利率而大幅下降,個人經營企業收入因經濟不景也出現下降,這些痛苦的調整將持續整個2009年,2010年將會減緩。四、稅負會繼續保持低位。

  通過上述分解法的分析,我們預測2009年全年的居民稅前收入呈現下降,但到2010年會出現中等程度的反彈。由于稅負下降在起作用,2009和2010兩年的可支配收入會繼續增長,盡管程度很微弱。

  可支配收入的疲弱增長意味著消費不振和儲蓄率提升困難。我們認為,在收入緩慢增長的背景下,要達到7-8%的目標儲蓄率,將會花費很長的時間。

  (作者為高盛公司經濟學家 謙 石/譯)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網友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