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美股 > 納斯達克前主席詐騙案 > 正文
導語:涉嫌制造美國歷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的伯納德·麥道夫(Bernard Madoff)12日出庭認罪,在紐約曼哈頓聯邦地區法院承認了檢察機關的11項犯罪指控。約翰-杰伊法學院助理教授戴維·夏皮羅(David Shapiro)對此發表評論,以下為其評論摘譯:
為什么有如此多未受麥道夫欺詐的人看起來對麥道夫特別憤怒呢?并且大部分受害者屬于“有教養的投資者”,投資損失并不會危機他們的生活。這一點讓我感到困惑。
我曾經調查過若干白領犯罪案件,包括前安然公司首席執行官肯·雷(Ken Lay)及其管理層。他們犯下的詐騙罪令公司破產,員工失去工作,而絕大部分員工根本并不富有。安然的管理層在拋售自己持股的同時鼓勵其員工購買該公司毫無價值的股票。和麥道夫的欺詐案一樣,安然欺詐案同樣嚴重違反了信任。
這樣看來,就存在一個問題需要辯論,即詐騙1000名普通員工每人1萬美元是否應該和詐騙一名億萬富翁1000萬美元區別對待?擁有一定財富的“有教養的投資者”可能比普通人更有能力保護自己。
與其他大騙子相比,麥道夫的罪行并不必然是更可惡的,盡管他誘使更多人落入其陷阱。檢察機關指控麥道夫擴大收益率并挪用資金,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般犯罪行為。
由于麥道夫的龐氏騙局很明顯屬于欺詐行為,因此人們可能更加憤怒;對于以復雜的金融操作如信用違約掉期偽裝下的欺騙圖謀而言,普通人理解起來更加困難。實際上,“最成功的”金融詐騙非常類似于合法活動,因此能夠逃脫檢查。
麥道夫已經認罪,將可能在監獄中度過余生。與許多白領罪犯采取的認罪態度相比,麥道夫更為誠實。很顯然,他的欺騙行為是因為投資者的贖回請求而大白于天下的。而接受政府救助的實體可能很好地隱藏了這種表現。(興亞)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