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劉洪
年初以來的美國股市似乎是“一江苦水向東流”。如果說去年9月放棄救助雷曼兄弟公司是股市全面惡化的先導;那么目前美國政府在國有化問題上的遲疑不決,或許就是眼前這苦水的源頭。
隨著金融危機不斷惡化,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富國銀行等金融巨擘靠自身力量渡過危機幾無可能。用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話說,現在必須由美國政府介入來挽救這些“泥菩薩”。
政府怎么做?注資是一招。不過,美國政府此前注入數千億美元資金,卻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于是,國有化的方案就浮出了水面。
上世紀90年代,瑞典也曾遭遇嚴峻的銀行業危機,瑞典政府國有化的大膽之舉最終使該國渡過危機;相形之下,日本在國有化問題上的猶豫,導致銀行業危機長期未得解決,日本也由此陷入“失落的10年”。
但在信奉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國有化卻是個讓人緊張的詞匯。有人擔心國有化會進一步損害普通股東利益;有人擔心政府介入企業管理,會喪失效率,不利于企業發展。
正是基于這種心理作用,美國銀行股最近持續暴跌,并一度拖累道指跌至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政府也體會到這一市場心態,因此在國有化問題上謹慎再三。美國官員一邊口頭表示不會國有化;同時,在華旗銀行重組問題上,美國政府用事實上的部分國有化,來回避更敏感的全面國有化問題。 美國財長部長蓋特納的左右為難可以理解,但在當下,這種進退維谷的態度卻可能加劇投資者對政府的疑慮,并導致“國有化焦慮”進一步發酵,信心危機更加嚴重。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有觀察家認為,蓋特納應該更加果敢一點,要么明確表示不會國有化,政府將通過其他方式加大救助力度。這至少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穩定投資者信心,為尋求其他解決方案贏得時間;要么就快刀斬亂麻,對花旗實行國有化,避免市場陷入臆測性恐慌。
當然,每一種選擇都會有代價:不國有化,又不能讓大銀行破產,美國納稅人的錢可能損失更多;國有化,則市場可能暫時崩盤。利弊權衡,美國政府需要思量,但久拖而不決終究不是個事兒。
前任美國財長保爾森在資本市場有“飆風漢克”之稱,他決策果斷但或失之武斷,沒有救助雷曼導致危機全面惡化是個例證;現任財長蓋特納則似乎有些拖泥帶水,但也有人認同他的謹慎為上。總之,美國金融危局這盤棋實在難下。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