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jīng) > 美股 > 正文
【MarketWatch紐約1月23日訊】不少人都曾經(jīng)說過,塞恩(John Thain)在美國銀行呆不長,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周五,塞恩正式辭職,而此時距離那筆天價交易的完成,也不過只有三周時間——三周之前,美國銀行(BAC)以5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曾經(jīng)的全美第一零售券商美林證券。
不過,塞恩最初就任美林證券首席執(zhí)行官的時候,他為自己訂立的首要目標恐怕也不是在這把交椅上坐多長的時間。在2007年11月,塞恩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首先是要生存下來。那時,美林的許多重量級競爭對手都已經(jīng)先后倒下了,比如貝爾斯登,比如雷曼兄弟。那些尚未倒下者,如花旗集團(C)和摩根士丹利(MS),其前景最樂觀的形容也是陰云密布。
在風暴達到最高潮的時候,美林選擇了出售。這一500億美元的交易,恰恰是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chǎn)的前一天宣布的,而且這交易的價格,實際上是相當于美林2007年九月市值的三分之二。
假如你是美林的股東,你一定會為這交易激動不已,因為許多人都已經(jīng)認定,美林將是華爾街下一塊倒下的骨牌。如果美林破產(chǎn),投資者的資金每股能夠收回多少就難說得清了,但是在這交易當中,他們卻拿到了實實在在的29美元。
一些人或許會指責塞恩,說他原本可以做更大的努力,來保住美林的獨立地位。然而,在交易達成的時候,《問題資產(chǎn)救助計劃》(TARP)還根本就不存在,而且政府也不曾有絲毫暗示自己將會出手拯救房利美(FRE)、房地美(FNM)和美國國際(AIG),更何況,那些企業(yè)的股東們也不曾從那樣的安排中得到什么。
塞恩為美林爭取了時間,在所有投資者都確定無疑地對這個系統(tǒng)失去信心的時候,塞恩拿到了能夠拿到的最理想的交易。
在美國銀行那里,對于塞恩的評價就沒有那么理想了。有報道稱他在交易完成之前大手大腳地為雇員發(fā)放紅利。他還試圖為自己爭取1000萬美元的報酬。在公布資產(chǎn)負債面損失的時候,他的動作也有遲緩的嫌疑。看上去,美林這家企業(yè)恐怕不值500億美元。
可是,這難道不是劉易斯(Ken Lewis)的過錯嗎?這位美國銀行的首席執(zhí)行官,他的任務正是維護自己股東的利益。應該受到指責的是他,而不是塞恩。
現(xiàn)在,塞恩離開了,美國銀行愿意怎樣已經(jīng)與他無關。
(本文作者:David Weidner)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