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每一個投資者,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決定進行某項投資時,都相信自己是會從中獲得回報的。人們又總是期待更低的風險與更高的收益。貪婪與信任的結合,成就了華爾街長期以來繁花似錦的心理基礎——“人能戰勝市場”。
所以,當資深投資經理麥道夫兜售他不可思議的月增長1%的承諾時,一大批久經沙場的投資大鱷和機構投資者相信了。億萬美元的資金源源不斷從歐洲、亞洲和美國流到了麥道夫的投資基金中。麥道夫封閉俱樂部式的客戶選擇方式似乎是摸透了人們的心理,它讓好不容易“入圍”的投資者即使懷疑麥道夫的投資策略,卻不會懷疑那些介紹自己加入的、已經賺到錢的人。
麥道夫一案誠然是騙局,但主要的華爾街金融機構在吸引海外投資者時,做法難道不是如出一轍?
自從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大量低成本資金從全世界流入美國。據報道,在過去10年中,美國人從海外以相對較低的利率借了5萬億美元的債。雷曼兄弟這樣的華爾街金融機構兜售的同樣是一個低風險、高收益的神話:美國是全球最安全的經濟體,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則能夠保護外國投資者在美國的投資。雷曼破產案法律文件里那個長長的雷曼債券持有者名單,說明相信這個神話的人不在少數。
確實,在過去100多年時間里,雖然歷經難關,但美國經濟始終保持活力,美國股市也是整體向上攀升的。但是,金融創新締造了華爾街的繁榮,但監管不力卻使金融機構在危機來臨時更加脆弱。最終,我們目睹了一場金融海嘯及經濟的蕭條。
所以,如果說投資者一定要相信些什么,不妨回到最樸實的原則上。這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確定你對風險的關注,等于甚至多過對收益的關注。千萬不要相信人能夠戰勝市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