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八日,洛杉磯附近一家Mervyns百貨店打出削價百分之七十五清貨的告示,消費者正在選購清貨甩賣的服裝。擁有五十九年歷史的美國老牌連鎖百貨公司Mervyns剛剛成為美國經濟滑坡的新犧牲品。這家已經申請破產保護的百貨公司周五宣布,旗下一百四十九家商店進行清貨銷售,然后關門停業。美國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實體經濟,十月份美國消費信心指數創下三十年來最大月度跌幅。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中新網12月4日電 香港《大公報》12月4日發表評論文章《美國經濟如何走出困境》指出,美國在穩住金融機構的同時,亟需切實加強對金融機構投資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正視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倒掛后引致的經濟風險,反思其飲鴆止渴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清舔傷口的同時通過刮骨療醫來建立確保經濟健康發展的金融體系。同時,加大在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的投入,強化科技研發,以科技革命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此乃美國經濟走出困境的關鍵之舉。
文章摘錄如下:
美國學者阿爾貝爾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資本主義越是成為短期財富的創造者,就越會成為長期社會價值的破壞者”。回顧三十年來美國經濟演化歷史,我們發現:在以美元為中心的支付體系和無休止金融創新的卵翼與支撐下,極度繁榮的美國金融業在締造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財富繁殖速度的同時,也把本應是經濟發展最扎實根基的實體經濟擠到了一邊。以至于華爾街的金融寡頭和美國政府的經濟高官認為僅僅靠金融資本就足以統領全球經濟。
本來,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一直超過金融業。但在經濟金融化邏輯安排下,美國經濟活動的中心偏離了物質產品的生產,而是集中到金融資產的管理、流動和增值上來。結果導致以金融為代表的服務業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實體經濟。在金融自由化的號角下,以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為代表的金融機構不斷擴充實力,金融衍生產品層出不窮。與此同時,美國不斷地把制造業轉移到境外,致使美國經濟的虛擬化程度大大提高。美國衍生金融產品的市值曾高達400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的28倍,是股市和地產總值的15倍。即便被普遍認為資產質量很高的花旗銀行,在其2萬億美元的總資產中,表內資產也只有6000億美元,其它1.5萬多億美元的表外資產都是CDO等衍生金融產品。而雷曼兄弟的資產結構中,絕大多數都是高風險的房地產抵押債券資產。現在看來,次級按揭貸款這個看起來很普通的金融衍生工具之所以成為引爆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既是因為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引致房屋抵押貸款的來源被切斷后經濟增長預期的惡化,也是因為在金融衍生工具數學的支撐下,華爾街推出的一個個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使得風險評估無法跟上產品的開發,最終導致金融機構愈加強大的同時也愈加脆弱。而且,這種由金融衍生品引起的損失一般很難發現,等到最終暴露出來時候,要想及時止血為時已晚。
可見,經濟金融化既可以把美國經濟推上云端,也可以成為美國經濟走火入魔的重要推手。如果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倒掛,即使是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金融衍生工具也能制造一場金融瘟疫。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場金融風暴來得及時,理應引起美國對其經濟發展路徑的徹底反思。
眾所周知,美國經濟的發展路徑在1980年代就已經扭曲了。雙赤字的不斷擴大,使得美國必須尋找不斷補充經常性逆差的來源,以確保其資本項目下的順差。于是在1990年代,美國利用其話語霸權大肆炒作新經濟概念,通過資本市場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金輸入美國。
隨著科技股泡沫破滅和“9?11”事件發生,美國資本市場引資功能開始減弱。在這種情勢下,美國政府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雙管齊下。一方面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連續大幅降低利率,2001年,美聯儲連續11次降息,聯邦基金利率降到了40年來的最低水平,用輿論的話說是“打開了貨幣的水龍頭”。美聯儲通過向市場釋放出大量的流動性,最終克服了因為股市泡沫破滅造成的市場恐慌。然而,美國的利率連續幾年實際負利率,美元在市場上供大于求,致使美元貶值。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在財政上大幅減稅,減稅總計達1.35萬億美元,并鼓勵消費與投資。這些措施穩住了市場,使美國經濟避免了衰退。與此同時,美國通過房地產市場來保持資產價格上升的態勢,過剩流動性通過新的信貸工具流向房地產市場。上述措施在締造了美國經濟的表面繁榮之后,也導致了美國房地產泡沫的膨脹,最終釀成了影響全球的次級債危機。
歷史是一面最好的鏡子。曾經的世界超級強國英國之所以從“日不落帝國”的終點又回到偏居英倫三島的起點,除了力量使用過度之外,就是因為英國統治者沉湎于金融業的表面繁榮而忽視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今日美國也不能例外。美國在穩住金融機構的同時,亟需切實加強對金融機構投資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正視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倒掛后引致的經濟風險,反思其飲鴆止渴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清舔傷口的同時通過刮骨療醫來建立確保經濟健康發展的金融體系。同時,加大在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的投入,強化科技研發,以科技革命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此乃美國經濟走出困境的關鍵之舉。(章玉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