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儲托市損害自由市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5:09 新浪財經
【SmartMoney紐約3月17日訊】也許我們應該把美聯儲或美國政府想像成妖怪,它們有著驚人的魔力,只需揮一揮手,就可以挽股市狂瀾于既倒、扶樓市大廈于將傾、衰退從此無影無蹤。但事實上,盡管聯儲一再降息,總統實施了提振計劃,國會也誓言加強監管,但市場仍舊風雨飄搖。今年股市跌幅已達到兩位數,貨幣、債券和商品價格也飛速南下或者北上。 任何自由市場永遠不會只漲不跌。但是我相信政府逐步升溫的救市舉措,包括聯儲上周日的手筆,非但無助于事態的改善,反而只會產生嚴重得多的后果。 政府各種救市舉措已經埋下了金融危機的種子,因為它鼓勵銀行、券商和其他金融機構去冒一些自身無法承受的高風險。企業并沒有理所應當地接受過去錯誤決斷導致的后果,而是由美國納稅人一起為這些在真正的自由市場中本該破產倒閉的金融機構買單。這就是我們如今看到的現象。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對貝爾斯登(BSC)的救援,無疑是強迫無辜的納稅人接受明智者所避之唯恐不及的風險。這種集體主義舉動的背后邏輯是這樣的:盡管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投資貝爾斯登,無論是其高杠桿對沖基金,還是高投機的房地產,但是“這一切同我們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有義務承擔一部分成本和責任,讓這些基本面出問題的機構乃至整個市場不至于沉沒。 正是在這樣的意識形態下,Countrywide Financial(CFC)這樣的岌岌可危的抵押貸款提供商才得以從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系統輕易拿走數十億美元,而在私人市場(自由市場)中,這樣的交易是不可能被接受的。事實上,今年到目前就已經有兩家銀行出問題了,而整個2007年才3家,2005年和2006年一家都沒有。 紐約聯儲向貝爾斯登輸送流動性所產生的道德風險是無法估算的。盡管貝爾斯登是一家資產數十億美元、全球有1.5萬雇員的大型金融機構,但是在華爾街的投資銀行中,它還只能往后排。如果聯儲愿意為第五大的投資銀行輸血,那么花旗(C)、美林(MER)甚至JP摩根(JPM)等大得多的投行自然也可以期待同樣的來自納稅人的補貼。 在真正的資本主義經濟中,銀行真正需要比拚的應該是自身的金融穩定性,而不僅僅是提供高利率,或不計后果地投資,覺得反正管理出了問題最終有納稅人來買單。另一方面,存款人和投資者寧愿將更多的精力花在購買平板電視的調研上面,而不愿去了解同他們打交道的金融機構的償付能力,因為他們知道政府肯定不會讓它們倒掉。 正因為這樣,無數管理糟糕的金融機構享受著其他行業做夢都不敢想的好處,政府拿著納稅人的錢為它們提供堅強后盾,而這也無非是延長了市場自身優勝劣汰機制所產生的調整過程。 大部分人認為這種救市措施是必要的,因為它可以確保“我們的錢是安全的”。真的如此嗎?今天政府插手,道指上漲400點,明天又因為另一個消息,道指下跌300點,而在救市導致市場大起大落的背后,其真正的凈效應卻是通脹的飆升,讓我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不斷貶值。 多年前我曾經指出來,一張1美元的鈔票同一張50美元的鈔票內在價值并無差異,都是一張紙,從印鈔機里印出來的,受持有者信心的支持。然而政府一再人為調低利率、大舉釋放流動性的后果,便是美元的貶值,而其實質,則是開出了一張空頭支票,不得不以美國公民的未來勞動進行支付。美元的價值跟著下跌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一政策的哲學背景是實用主義,領導者在制定政策時全然不顧資本主義的道德立場,也不作顧全大局的計劃。這樣的治理方式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卻毫不在乎這個國家隨后將付出的代價。 其次,整個金融行業每天都受到來自證券交易委員會、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各種國會委員會的監管,簡直事無鉅細,都要插手一番。美其名曰維護市場的穩定,但效果卻恰恰相反。試問在大選年在一幫過分熱心政客的微操下,一項業務怎樣能夠發展呢? 除此而外,現在似乎還有一個主導一切的政治趨勢,即政府打算插手一切,從醫療、教育到雇員薪資,乃至一位卡車司機應該在哪里吸煙都要管。 紐約聯儲對貝爾斯登馬基雅維里式的救援進一步強化了這一危險趨勢。突然,在委內瑞拉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十分尋常的國有化銀行在美國的土地上呼之欲出。長期以來作為世界上自由資本主義光輝典范的美利堅,正在迅速成為另一個香蕉共和國:免費午餐般的交易、經濟動蕩、貨幣貶值。市場似乎正在印證這一點。 (本文作者:Jonathan Hoenig)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