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ketWatch弗吉尼亞8月29日訊】股市之所以會在周二遭遇如此重大的跌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消費者信心的下滑。
不過,市場對于消費者信心的這樣一種解讀其實未必經得住反復的推敲。
在道出原因之前,我們不妨首先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周二開盤之前,Conference Board發布報告稱,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下跌,事實上,其跌幅為2005年9月以來所僅見。當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狂跌28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失陷了61點。
只要我們向各種歷史數據匆匆一瞥,我們就會發現,消費者信心的下滑往往是出現在股市下跌之后,而非之前。
想知道Conference Board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過去二十年間的什么時候讀數最高么?答案是2000年1月,距離互聯網泡沫破滅只有幾周的時間。
僅僅這一點就足以打消很多人的錯誤想法,讓他們不再指望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高漲了,但是我們的根據還不止于此。我們不妨再回頭看看2005年9月,那個月當中,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下跌幅度甚至還超過現在的水平。
我們現在至少可以確認,那個月對于股市而言絕非一個糟糕的入場時間:當時道指一直盤旋在1萬500點附近,較之今天大約低了2500個點。
當然,我們也承認,2000年1月也好,2005年9月也罷,只是兩個時間點而已。
為了獲得統計學層面真正有意義的結論,我對Conference Board消費者信心指數1977年以來每個月的讀數都進行了分析--該公司正是從那一年開始每月更新指數的讀數的。然后,我對這三十年間指數讀數每次發生變化之后一個月、一個季度和一年的股市表現也進行了追蹤。我甚至還對指數的各種移動平均線進行了觀察。
結果,就像我曾經為寫作這一欄位時進行的歷次研究一樣,這一次的研究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數據顯示,股市略有一種和消費者信心情況反向運動的趨勢:在消費者信心指數讀數下跌時,股市往往傾向于上漲,而當消費者信心高漲時,股市隨后的回報率卻很可能是不盡人意。
此外,在那些指數跌幅較為可觀的月份之后,股市上漲的可能性其實要超過下跌的可能性。
不過,從統計學角度看來,更加站得住腳的其實是消費者信心讀數和之前幾個月中股市行情的關系。換言之,消費者信心指數其實更多地是對股市此前的行情所做出的反應。股市上漲,消費者信心就強化,反之亦然。
從這一角度看來,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觀察消費者信心指數更加有助于我們了解股市此前一段時間的表現,而對于市場此后一段時間的表現,這一指數的前瞻性意義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如果我們一定要說消費者信心指數有什么前瞻性意義的話,那么我們的結論應該是:指數下跌對于未來的股市應該是利好消息,而非利空消息。
事實上,早在2002年,Fisher Investments的費舍爾(Kenneth Fisher)和圣克拉拉大學的金融學教授史塔特曼(Meir Statman)就曾經有過類似的研究結論。他們發現,消費者信心更像是一個滯后性指標,而非前瞻性指標。“股市下跌,消費者情緒就受挫,但是投資者根本不必擔心股市會隨著消費者信心情況進一步下滑。”他們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在消費者信心呈現低迷之后,股市上漲的情況要大大多于下跌。”
于是,我們就可以得出初步的結論了:其實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可以看作逆勢分析的工具。如果Conference Board周二發布的報告顯示,消費者的信心如果在七月下旬開始的盤整之后甚至變得更加高漲,我們才真正應該擔心了。
(本文作者:Mark Hulbert)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