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營銷模式改變能拯救戴爾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23:57 新浪財經
【MarketWatch加州5月25日訊】戴爾公司(Dell)(DELL)宣布,它至少會將兩種臺式機電腦產品擺在3000多家沃爾瑪Wal-Mart(WMT)商店里銷售,并部分放棄多年來日益完善的直銷模式。 一種絕望的行動?抑或是天才的策略? 乍一看,我會說這是絕望的行動,但無法忽略的是一個事實的,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本人重新回來掌舵他一手打造的公司。難道邁克爾回來實際上也是絕望的舉動? 為了理解戴爾公司的未來,你必須知道面對的是這樣一家公司:它的市場占有率曾經迅速躍升至第一位,而一旦邁克爾將管理權交給職業經理人,公司便持續走下坡路。 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當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能夠勝任時,換人很少被證明是一種好的長期策略。 例如,捷威(Gateway)創始人懷特(Ted Waitt)離開后,該公司幾乎垮掉。他被請回來,但已經太晚,盡管開發出了優秀的產品,但該公司至今尚未恢復元氣。 當一位首席執行官/創始人離開公司或單純任董事長時,存在幾種情況。我們來分析一下,并試著解答戴爾可能遵循的模式。 第一種,創始人離開后不再回來。這條道路上只有兩個分叉:公司表現差勁,也許完蛋或一蹶不振;公司繼續實現增長,在職業經理人管理下欣欣向榮。表現差勁的公司可以由復蘇專家來挽救。 第二種,與第一種相似,只是首席執行官回來,并實際上成為復蘇的總指揮。這方面,再也沒有比喬布斯重掌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更好的例子。 第三種,最初的首席執行官回來,但仍然失敗。捷威的懷特可算一個。這種情況下,變數決定著結果。例如懷特,他離開得太久,回來時公司已經混亂不堪,他也無能為力。 奇怪的是,喬布斯離開時間更長,但過去的公司文化和基礎架構也許一直是較為完整的,因此他無需花時間弄清楚離開期間公司發生了什么事。 我覺得邁克爾的處境與喬布斯相似,盡管他從來不像喬布斯那樣曾經與公司如此決裂。也許正因為身居事外,喬布斯反而能夠更清楚地看出需要怎么做,而不會受董事會上常常可以看到的團隊思想的影響。 邁克爾作為戴爾公司的董事長,在別人經營公司時則一直聽著同樣的借口和大話。如果他有什么遠見卓識的話,也許早就告訴了以前的首席執行官,而不用等到自己來當的時候。 我們并不完全清楚,這一次的合作為什么選擇了沃爾瑪而不是Best Buy(BBY)或Target(TGT)。不過我猜測,戴爾將推出完整的零售戰略,一旦分銷機制建立,最終會將后兩家零售商甚至Costco包括進來。 事實上,如果戴爾真的透過零售網絡并重新獲得市場份額的話,那將是天才之舉。不過有一個問題:戴爾的形象沉悶而乏味。 多年來,我一直認為戴爾是適合公司職員和老人使用的電腦。嚴格說起來,戴爾品牌并沒有鮮活的元素。 例如去年10月戴爾希望通過YouTube來傳播一則試驗性的廣告。我把它貼在我的博客上。 那款產品無論如何談不上能夠激起人們想擁有的欲望。沒有人說:“哎呀,我想要戴爾電腦,擁有它是如此時尚!” 該公司并不打算追隨蘋果電腦的廣告策略,這與創始人本身是有些關系的。邁克爾是個了不起的人,一個出色的商人,但他決不是能夠給人帶來興奮感覺的人。 他是一個古板的人,不像喬布斯那樣對形象有敏銳的感覺。這就是該公司的問題所在。 當市場飽和,電腦轉向在中國制造的一種商品時,賣點不得不且自然而然地需要改變,形象營銷成了焦點。戴爾缺乏這種能力,與沃爾瑪的聯姻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作者:John C. Dvorak)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