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ketWatch加州4月4日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森(Paul Samuelson)曾經說過:“投資就應該是一件乏味的事情,而不是令人興奮的。其實,投資就像是等待油漆干掉或者草坪生長。如果你想尋找興奮的感覺,拿上800美元去拉斯維加斯好了。”確實,共同基金投資是如此乏味的一件事情,乏味到你連拉斯維加斯恐怕都想不起來了,不過這樣也可以幫你省下點錢。
撰寫基金相關的文章也是一件幾乎同樣乏味的事情。或許是因為太乏味的緣故罷,大多數作者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有意添加一些“佐料”。我恰巧就目睹了一件很適合添油加醋的事情:共同基金行業巨子和最乏味的基金之間的論戰,而結果就是誕生了更為懶惰的指數基金。
出演這一大戲的都是一些名角:先鋒的創始人伯格(Jack Bogle),《漫步華爾街》的作者墨基爾(Burton Malkiel),《散戶投資正典》的作者席格爾(Jeremy Siegel),新興的WisdomTree系列基金產品,當然也少不了我們的懶惰投資組合。大戲沒有落幕之前,沒有人能夠安心去睡覺的。至少在我看來,它的魅力實在不下于《越獄》或者《無間行者》。
劇目開場:事情是開始于一些讀者寫來的郵件,他們要求我對WisdomTree的ETF產品作出評估。這些ETF是基于所謂的“基本面加權指數”,而非“市值加權指數”--對于后面一種指數,我們是熟悉得很的,比如身家700億美元的Vanguard 500 Index Fund(VFINX)就屬于這類指數的陣營。對于基本面指數,我最初根本不想作出任何評估的:它們太年輕,旗下資產太少,沒有任何可靠的歷史記錄,成本太高,而且原理也有一點深奧。真正對這些產品有興趣的,主要還是華爾街的專業人士。
不過,伴隨伯格、墨基爾和席格爾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都紛紛加入討論,我也無法安枕了,我甚至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我覺查到,一個新的“懶惰投資組合”即將誕生。更加重要的是,我的發現或許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懶惰投資組合的價值:這些由三支至十一支不等的低成本免傭指數基金構成的投資組合,究竟是以怎樣的魔力幫助消極投資者戰勝隨勢操作和選股策略的?
我們不妨使用一下倒敘的手法,先來看看“席格爾教授的懶惰投資組合”。伴隨解釋的不斷進展,我們就會看到拚圖一塊塊地結合起來:1)如何將席格爾教授在其新作《投資者的未來》中介紹的策略付諸實踐;2)關于“基本面加權指數”和“市值加權指數”優劣展開論爭的雙方的意見;3) 為什么WisdomTree旗下的36支基金目前雖然只有25億美元資產,但是未來卻很可能趕上管理著5000億美元資產的指數基金巨子先鋒公司。
下面就是席格爾教授的投資組合的構成及表現情況,資料排序為基金名稱、代碼、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以及截至2006年年底的近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回報率,其近三年、五年和十年的回報率數字采用的是歷史回溯數據。
WisdomTree全球指數基金
Total Dividend Index DTD 15% 19.5% 12.6% 9.6% 11.3%
Earnings Index EXT 15% 18.0% 13.2% 無 無
DEFA Index DWM 20% 34.0% 23.4% 19.7% 12.9%
WisdomTree回報強化基金
High-Yield Equity Index DHS 10% 22.8% 13.7% 12.1% 14.1%
DEFA High-Yield Equity Index DTH 10% 36.9% 24.5% 22.5% 16.4%
International Energy Sector DKA 10% 23.2% 29.6% 27.9% 15.9%
International Consume Non-Cyclical Index DPN 10% 27.6% 19.2% 16.3% 13%
Low P/E Index EZY 10% 21.3% 18.9% 無 無
整體投資組合 100% 25.6% 18.9% 無 無
標普500指數 無 15.8% 10.4% 6.2% 8.6%
值得關注
不錯,WisdomTree只是一家新晉公司,因此他們還無法拿出足夠的數據來支撐自己的投資理念。不過,他們的確利用歷史回溯數據對自己的指數進行了測試。僅僅就這些測試的結果而言,這家公司的確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因為他們的指數至少在測試中是擊敗了標準普爾500指數。
不過,考慮到該公司的確是太新了,老成的投資者可能會考慮晨星公司的建議,即等待他們擁有足夠的歷史之后再決定行止。當然,你也可以直截了當地拒絕,只要你所信奉的投資理念是這樣告訴你的。另外一位經濟學家、同樣是諾貝爾獎得主的夏普(Bill Sharpe)就曾經表示,他認為這些產品其實并不是指數基金,而是積極管理基金。不過,在你作出最終決定之前,最好還是多考慮一下一些事實,這些故事將把我們引向一個八支基金的新懶惰投資組合。
在WisdomTree的網站,你將可以找到一段簡單的推理,為你解釋兩種指數化策略之間的差異:
“市值加權指數使那些市值最大的企業擁有了更多的權重,而WisdomTree相信,這就使得指數出現了過份重視價格被高估的股票的弱點,同時卻忽視了那些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即陷入了席格爾所謂的'成長陷阱'。”
WisdomTree的基本面加權指數就是為了避免這些問題而編制的。和市值加權指數不同,WisdomTree的基本面加權指數是堅持給予所有股票相同的初始權重,然后根據一些基本面因素對其進行調整。
WisdomTree對此進行了專門研究,他們相信以現金股息或核心盈余對于股票進行加權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網站上,你可以找到他們用以計算指數的各種公式。不過,你當然不必完全掌握這些復雜的內容,只需要記住它們是根據席格爾的理念發展而來的就可以了--席格爾研究發現,派息股票的長期表現其實要好于那些炙手可熱的成長股或者初始股。
WisdomTree網站首頁面上有一張席格爾和WisdomTree董事長史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的合影。這多少讓我產生了一絲疑問,因為席格爾在其最新著作《投資者的未來》中居然沒有一句提及WisdomTree的產品,因此我特意致電進行了詢問。
配置公式
席格爾向我推薦了他的長期合作伙伴施瓦茨(Jeremy Schwartz)后者目前管理著WisdomTree的研究部門。我的問題聚焦在了席格爾最著名的“DIV”策略上。
D代表Dividend,即股息。重視那些持續創造現金流和派發股息的股票。
I代表International,即海外市場。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逐漸從美國向外移動。
V代表Valuation,即價值。不要追逐當紅股票,而應該重視具備堅實價值的企業。
席格爾的配置包括兩部分,50%投入核心指數,50%投入“回報強化策略”。他的策略排除了市值加權基金的不良趨向(過份強調成長型股票),給予價值型股票更大的空間,使整體配置更為均衡。施瓦茨縱覽WisdomTree旗下36支基金,以八支反映了席格爾“DIV”理念的ETF創建了一個新的懶惰投資組合。
可是,問題就在這里出現了:我清楚地知道,伯格和墨基爾都對席格爾的指數化策略提出了挑戰。去年夏季,席格爾曾經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基本面指數是一種“新范例”,但是兩周之后就遭到了伯格和墨基爾的強硬反擊。
激烈爭論
盡管伯格和墨基爾也承認“基本面加權指數的表現在過去六年間的確好于市值加權指數”,但是他們強調的是,“在接受任何所謂'新范例'之前我們都必須保持謹慎,因為這實際上無異于是在說超過3兆美元市值加權指數基金的'舊范例'是個錯誤。”于是,論戰愈演愈烈。
在投資這些新的ETF產品之前,反對意見的確值得我們仔細閱讀,比如:“盡管傳統指數基金同樣會引發開支,但是它們的開支基本上可以低10個基點左右。相反,就已知的情況,基本面指數基金的平均費率從0.49%(還需要加上券商傭金)至1.14%不等(還需要加上3.75%的銷售傭金),而且隱藏的投資組合周轉成本還有不少。市值加權指數基金是根據投資組合市值變化自動調節的,不需要進行額外的周轉。”
此外,伯格絕妙新作《投資常識》中關于ETF的部分也頗有一些經典之處。
最后,我恰好又看到了晨星公司對WisdomTree旗艦產品Total Dividend Index Fund的評估:他們的“方法的確是擁有很多支持者。不過,由于這ETF只看重過去十二個月的股息情況,而沒有充分考慮歷史股息成長數據,這就使投資組合不得不承擔可能持有那些股息缺乏持續能力的股票的風險。截至2006年10月31日,該基金700多支成份股當中,過去五年股息收益成長率為負數的股票達到61支,成長率為零的也有34支,還有161支派發股息的歷史不足五年……此外,這一ETF的周轉率也相對較高,因為一旦股票停止派發股息,就必須予以清除……現在就入場未必明智,最好還是等待一下,看它是否能夠證明自己”。當然,最終的決定權是在于你。
(本文作者:Paul B. Farr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