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美股 > 正文
 

高位窄幅盤整為后續上揚作準備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0日 00:06 新浪財經

  【MarketWatch辛辛那提3月29日訊】在3月中旬攀至四年高點之后,標普500指數和道指完全在走直線了。

  標普500指數確立了一個為期兩周、寬度為15點的狹窄區間;道指相應的區間也同樣狹窄,寬度僅為115點。

  然而,對于牛派來說幸運的是,在四年高位上作橫向運動不是件壞事。這個狹窄的盤整幫助股市擠掉超買的水分,為另一波上揚奠定基礎。

  我們先來看過去三周的60分鐘K線圖。

  圖表顯示,標普500指數自突破1,297點并登上四年高點以來,已經過去了兩周。

  突破后,標普500指數守住了突破成果,并進行了為期9個交易日的有序盤整。

  道指的情況相似。

  自兩周前突破之后,道指也確立了一個有序的盤整區間。

  這個區間的底部約為11,220點,頂部約為11,335點。

  那指則像往常一樣,成了最疲軟的基準指數。

  上周,那指觸頂的位置離其四年高點僅差了一個點的3%,隨后回落并成功考驗了50天移 動均線的支撐位。

  可見,它的上揚停在明顯的阻力位之下,而下跌則止于明顯的支撐位之上。這意味著那指即未能向上突破,也沒有向下跌破。

  盡管如此,那指本周一收于2,315點,略高于明確指出的處于2,314點的阻力位,且標志著自1月13日以來的最高收盤水平。

  也就是說,盡管那指表現相對落后,但周一的收盤代表著10周收盤的高點。

  再來看日K線圖。

  再說一遍,那指上周考驗了兩個關鍵的技術位。

  上周稍早,那指的上揚幾乎正好停在其四年高點2,333點下方。

  然后回落并連續兩個交易日考驗50天移 動均線。

  從50天移 動均線上升之后,那指反彈幅度顯著,并于本周一勉強創下了10周以來的收盤高點。

  道指仍然是三大股指中最強勁的。

  自從于10,960點開始上揚之后,道指到本周一的收盤水平11,250點離其多年高點已然很接近。

  同時,也使得道指距離歷史最高水平11,750點僅相差500點。

  標普500指數大約在兩周前攀上四年高點。

  它在九個交易日前清除了1,297點這道阻力位,至今收盤水平尚未跌至該位置以下。

  整體形勢

  回顧過去兩周,最近的價格表現是看漲的,盡管不是那么引人注目。

  標普500指數于3月15日沖上四年高點,并在其后的九個交易日里守住了突破成果,形成了一個狹窄的、寬度為15點的區間。

  與此同時,道指也于3月中旬漲至四年高點,隨后確立了一個為期兩周、寬度為115點的交易區間。

  可見,標普500指數和道指都在3月中旬攻上多年高點,并在之后的兩周里守住了突破成果。無論怎樣解釋,這都是看漲訊號。

  雖然那指3月份沒有創下多年新高,但周一收盤為10周以來的高點,且距離四年高點也僅相差大約18點而已。盡管沒有經歷道指和標普500指數那種輝煌的突破,但仍然是上升的價格行為。

  撇開技術面不談,第一季度的結束僅剩下幾天了,迄今為止,三大股指在這個季度的表現如下:

  道指反彈了533點,升幅5.0%;

  標普500指數反彈了53點,升幅4.2%;

  那指反彈了110點,升幅5.0%。

  對第一季度來說這個成績是靠得住的,換算成年率則為:道指漲20%,標普500指數漲16.8%,那指漲20%。

  因此,問題是:由于股市第一季度升幅可觀且3月選擇權到期引起的波動已經結束,美國股市將怎么走?

  時間會告訴我們,但考量到基金裝點其業績的需要,本周資金流入股市而不是退出股市的幾率似乎更大。

  有鑒于此,在可能出現的季末反彈中,第一季度表現強勁的那些

股票值得關注。許多經理人喜歡持股名單中出現這些贏家的名字,哪怕為此必須在季末最后一周付出高昂的代價。

  最后一個有關技術面的問題:運輸和銀行類股上周均創下歷史新高。這是大盤上升趨勢將會繼續的可靠訊號之一。

  (本文作者:Michael Ashbaugh)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