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廣度縮小 選對類股還要選對個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6日 23:25 新浪財經 | |||||||||
【MarketWatch紐約12月6日訊】11月開始之前,股市的波動相當劇烈。9月份的陶醉為10月份的顛簸所取代,當時牛派的光景愈來愈難過,而熊派的氣焰愈來愈囂張。 但幾乎像是聽到了命令(股市是從不服從命令的),主要股指于10月中旬不約而同地觸底,于是跟往年一樣,季節性反彈開始了。
一個看起來即將崩潰完蛋的股市,怎么會突然振作起來,并發動向上的突破?誰也說不清楚,但如果我們知道考察股市的哪些方面,線索還是有的。 首先,市場情緒變得相當低沉。投資者不僅口頭上認為股市將會下跌,而且實際上已在買進將受益于股市下跌的共同基金;但是,他們的言論和行動都顯得有些過于急躁了。衡量市場情緒的指標顯示股市處于超賣狀態,當主要股指擺脫10月份盤整實現突破的時候,上揚的基礎便奠定了。難以置信的熊派仍在袖手旁觀,等到一個又一個阻力位失守,新的趨勢已然確立。 現在進入了12月,這是今年幸免于難的股市剩下的最后一個月份,也是歷史上最強勁三個月時期的居中階段。看來圣誕老人不會讓投資者失望的,對吧?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于你一直在買進什么樣的股票。 如果你穩穩當當地持有眼下領先的類股,如金融類股、金屬和礦脈類股以及重工業類股,那么這個節期你肯定其樂融融;但如果你以為2005年稍早的上漲股會是最后的贏家,那么你的希望將落空。 今年稍早領漲的類股已經風光不再,新的領漲者終于在上個月出現,填補了領導位置的空缺。如果這對你當時的投資組合不是個好消息,至少你可以因為它對整體股市有利而感到欣慰。領漲者重新回來了,這對大市是件好事。 那么就買進,買進,買進好了,對嗎?你以為事情會那么簡單嗎?雖然新的類股在領導著股市,但從個股的狀況來看,創下52周新低與創下52周新高的股票數量幾乎一樣多。我們不妨稱之為市場廣度的縮小,但這種說法不僅把某些股票排除在外,更掩蓋了那些股票下跌的事實。 圖表分析師會把這種情形稱為市場的斷裂。好比骨折,不一定會導致整個人摔倒,但平時無害的一點點壓力現在都可能讓他跌跤。也就是說,由于參與反彈的個股數量減少,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可供售出的股票種類也就更少了。一方面賣家人數上升,另一方面可供售出的工具減少,結果將造成恐慌性的暴跌。 想一想牛市的特征吧:最初的買家把某些股票的價格抬高了少許,更多投資者參與進來,導致成交量的上升;接著,先漲的股票相對其它股票出現買進價差,于是上升浪潮開始波及更多個股,從而推高大市水平;這個過程一再循環,動能便逐漸積累,最終新的趨勢便誕生了。 但目前的股市并非如此。SPDR 500 Trust(SPY)的圖表清楚地顯示,雖然價格水平一直在上升,成交量卻在緩慢地下降。 這表明,隨著價格的上漲,投資者參與的興趣反而在減弱——與牛市的心態正好相反。只有在股市上,投資者的胃口才會隨著價格上漲而變大;如果價格上漲投資者胃口反而減弱,那就意味著愿意接過價格接力棒的人數減少了。 雖然成交量是上揚的燃料,但成交量的缺乏并不一定意味著牛市的失敗。不過,這總歸是技術分析時可以利用的一個指標。 有鑒于此,成交量指標對熊派更為有利。 同樣,斷裂的市場也對熊派更為有利。 這樣一來,我們便知道兩個指標對熊派有利——成交量和市場廣度;另外兩個指標——季節性強勢和領漲類股——對牛派較為有利。我們來看看還能發現什么。 上個月,主要股指(如那指)跌破了一個牛市終端型態的下邊線,這個型態就是一個上升的楔形(rising wedge)。 不同的楔形或三角形型態,都有個共同特點:不管上升還是下跌,價格的波動幅度問題逐漸縮小的,表明市場對今后的打算愈來愈不確定。 從理論上說,楔形的上邊線或下邊線被打破,均意味著之前不確定狀態的結束,同時表明新的趨勢正在形成。此外,從楔形的方向和所處牛市末端的位置來判斷,向下突破的可能性更大。 這個向下的突破的確發生在9月份,而歸于失敗則發生在10月份。顯然,熊派沒有力量維持下去了,更不用說擴大那次向下突破的戰果。在技術面分析中,看跌形勢的瓦解便自動轉化為看漲訊號。把這一條記在牛派的有利因素項下,名稱為“圖表型態”或“市場結構”。 可見,進入12月份之后,牛派的有利因素要強于熊派的有利因素。股市中有些領域表現繼續出色,如金融、金屬和重工業等類股;另外一些領域(比重不相上下)表現差勁,如制藥、大宗消費品和媒體等類股。這種情況下,選擇正確類股中的正確個股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這是老生常談,但有些原則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投資者擠在一個狹窄的市場中(市場廣度不夠),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如政治事件、自然災害、利率上升或能源漲價),導致市場整體心態的逆轉,那會發生怎樣可怕的事情!屆時奔向出口的投資者將互相踐踏!因此,在投資看漲類股的同時,要時刻保持退場的警醒;寧可少賺求全身而退,不可貪多反賠掉老本。 (本文作者:Michael Kahn)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