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新一期《新聞周刊》8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懦弱的羅姆尼》。每個總統候選人都會被點名批評,這次輪到了羅姆尼,這篇文章認為羅姆尼懦弱、善變而且還非常粗魯,總之就是不適合當總統。
對美國總統候選人而言,訪問英國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英國是美國堅定的盟友,我們使用相同的語言。這次本該輕松愉快的訪問發生在奧運會前夕,你只需要稱贊所看到的一切,贊美倫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追憶英國人頑強的度過閃電戰的那段光輝歲月,稱贊香腸土豆泥好吃,如果有必要夸獎吃到的餡餅也未嘗不可,這些真是太簡單了。
然而米特-羅姆尼似乎要和每個英國人為敵。他不僅僅批評奧組委和英國政府,還對所有英國人產生了質疑:“他們真的是聚在一起慶祝奧運么?”羅姆尼說他可不能確定。《太陽報》氣憤的給他取了個綽號“笨蛋米特”。
這次糟糕的英倫之行中,這樣的無禮數不勝數。人們不禁想知道:如果當選,羅姆尼將和英國首相卡梅倫以及其他各國領導人緊密合作,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其他重大事件,當他代表我們國家站在世界舞臺上時,還要得罪多少人?
羅姆尼真的很讓人惱火,他總是說些不著調的話破壞氣氛,然后立刻低三下四的道歉,或許他根本沒有道歉:他常常抱怨人們對他的攻擊。不過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他從沒有做過:像個男人一樣痛改前非。
1987年,《新聞周刊》曾引發一陣軒然大波,在一期的封面上它稱老布什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其實這并不公平,二戰時他是一個飛行員,他的飛機還被擊落過。那時他只有20歲,現在很多州到這個年齡還不準許去酒吧喝啤酒。那么羅姆尼戰爭歲月是怎么度過的?越戰的時候他正在巴黎學法語。
里根有一匹烈馬El Alamein,而羅姆尼卻有一匹名叫拉法爾卡的母馬,而且還是她妻子用來參加盛裝舞步的馬。說道安(羅姆尼妻子),你注意到了么,在他們上一次度假時,是安駕駛水上摩托,羅姆尼坐在后邊緊緊抱住安,就像個無助的小孩。
《新聞周刊》認為布什懦弱還因為他過于堅持守舊的上層白人的信條:不過分表現自己。不知為什么,1987年《新聞周刊》認為這是錯誤的。但是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后,如今看來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啊。
羅姆尼也是在這種信條的教育下長大的,畢竟他的父親是熱衷社會公益的富人的典型代表。但是在羅姆尼積累財富的過程中,這些舊的價值觀被丟進了垃圾堆,取而代之的是戈登-蓋柯似的的思想。這兩種價值觀在他身上不時碰撞,有時候舊的價值觀會靈光一現,比如他捐了很多錢,但更多的時候還是新的價值觀占據上風:他喜歡解雇員工,他挖苦全美運動汽車競賽協會粉絲的斗篷,還不忘提醒我們他的朋友就是這些車隊的老板,現在他得罪了整個英國,而這個國家恰恰又是我們最親密的盟友。
好看的人不需要到處炫耀,因為他知道每個人都會注意他。富有的人也沒有必要總是提醒人們他多么有錢,如果這么做,那其中必有蹊蹺。
個中原因就是羅姆尼是個懦弱的人,而且除了懦弱他還是個社交白癡,有時候他會不合時宜的奉承,有時候他又嘲笑那下地位不如他的人,但是幾乎每一次都讓會讓人感到尷尬甚至氣憤,從小到大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什么樣的孩子會暴打膽小的男孩,騎在男孩身上剪他的頭發?這就是《華盛頓郵報》今年五月報道的羅姆尼年輕時的劣行,他對此并沒有否認。在看看長大以后,鹽湖城冬奧會被認為是他最大的勝利,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他一直無休止的攻擊那個被他取代的奧委會委員,即便法庭證明此人的清白后,他仍然喋喋不休。什么樣的總統候選人會對一些小的指責耿耿于懷,會在總統殺死了全世界上最大的通緝犯后還出言不遜?這一切的一切告訴我們,這個家伙其實非常害怕被人們看穿他的軟弱。而擔心被看出軟弱卻讓他顯得更加懦弱。
哈維-曼斯菲爾德是哈佛大學的政治哲學家,他是一個堅定的保守主義者。布什當總統的時候他寫了一本書《男子氣概》,受到保守派的推崇。2006年,在一次訪談中曼斯菲爾德這樣定義了男子氣概,他說:“男子氣概就是面對風險仍能充滿自信。”
但是根據保守派的定義,羅姆尼絕對不合格,他是和他年紀相當的主要政治家中最害怕承擔風險的人。當初他接受貝恩資本的工作時,曾和比爾-貝恩達成一項協議,如果這個風投公司失敗,羅姆尼可以回到貝恩公司,而且級別待遇不能變。他一直說自己1999年離開了貝恩資本去運營奧運會,但實際上他沒有離開貝恩資本,只是對內宣稱休假,為的是以后還可以回去。
還有其他保守派的標準羅姆尼未能達標:作為一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他太聰明了或者說太書本式的聰明。不管是管理貝恩公司還是作州長,他都是一個數據控。怪異、謹小慎微、沉迷于數據,這就是他。保守派的人本來應該是行動主義者,他們有了什么想法就立刻行動。據說很多保守派仍然不信任他,不僅僅是因為他過去的所作所為,還因為他們認為羅姆尼待人處事更加理性而非感性。保守派擔心有朝一日如果他入主白宮,也許會收集證據后才宣布,全球變暖確實存在。
更有甚者,盡管已經有了兩次競選經歷,他仍對任何議題都沒有真正立場,即便是那些讓共和黨極右份子痛恨的議題。至少奧巴馬公開稱贊了里根,而且是非常認真的,羅姆尼卻以批評奧巴馬的方式表揚克林頓,不但空洞無味還弄巧成拙。
羅姆尼在很多問題上的立場經常改變:墮胎;計劃生育(他和他的妻子曾支持過,而現在已成為他攻擊的對象);格羅夫-諾奎斯特“不提高稅收”的保證(當年競選州長時他拒絕支持,而從2007年開始卻對此贊賞有加);移民問題,他曾經支持為移民獲取公民權利留一個口子;槍械管理,90年代的時候他支持布萊迪槍械管制法案。另外還有關于軍隊同性戀問題的“不問,不說”以及現在最轟動的醫改法案。
通常這些都可以用政治二分法來解釋:當尋求馬薩諸塞州選民支持時應該堅持溫和立場,而如果需要全國選民支持則需要采取保守立場。不過羅姆尼和別人不一樣,盡管政治家會改變立場,但很少有人在重大問題上徹底改變,更不要說在這么多議題上前后矛盾。處于羅姆尼這個位置上的人都會這么想:好的,我也許會改變觀點,但是我必須在一些問題上堅持,并承受因此帶來的后果,可羅姆尼不會。
政治家改變立場通常有三種原因:自身經濟問題,政治上的冷酷或者就是政治上的懦弱。羅姆尼非常有錢,所以第一條可以排除。冷酷?這條也不是,因為殘酷的改變政治立場通常是為了取悅某一部分人,但同時也會得罪一部分人,羅姆尼的善變只會讓那些多疑的選民喜歡他。所以答案就是第三條。
如果讓他對這些前后矛盾的立場做出解釋,他就開始抱怨并咒罵。現在人們似乎忘記了去年12月福克斯新聞網的布瑞特-拜爾對他的采訪,當時拜爾大膽的質疑他在醫改和移民法案等問題上的觀點前后不一致,羅姆尼則說拜爾提的問題非常無理。當然,這是福克斯新聞網,本該是羅姆尼的公關公司,所以他才感到震驚。但是即便這樣,一個政治家也不該抱怨一名記者履行他的本職工作。
二戰以后頭一次兩位候選人都沒有參加過戰爭,所以兩人在這個問題上都占不到便宜,他們必須另辟蹊徑。奧巴馬自然不走尋常路,他被視為是自由派的楷模。奧巴馬曾有兩個王牌,一是堅決反對伊拉克戰爭,一個就是他的膚色,而現在他又擊潰了恐怖份子。突襲本拉登的住所是自古巴導彈危機以后,美國總統所做的最艱難的決定。保守派都知道對于這個決定奧巴馬承受了很多來自自由派的壓力。但是他已經做了決定,所以不管結果如何,他都堅持下來。
越戰以后,自由派一直希望把民主黨轉變成一個強硬的政黨,但一直未能如愿。克林頓在第二任總統期間發動了科索沃戰爭并取得了一系列外交勝利,但是萊溫斯基事件打亂了一切。1998年8月,克林頓政府差點抓到本-拉登,不過那時大部分美國人會問:“這個人是誰?后來的希拉里-克林頓和約翰-愛德華茲都竭盡所能希望重振民主黨的雄風,但是卻無果而終。如今民主黨的愿望終于在奧巴馬手上實現了。
競選期間,羅姆尼一直就五角大樓預算削減、中情局情報泄漏等問題大肆攻擊奧巴馬。你是否觀看了他最近在海外戰爭退役軍人協會的演講?他迫切希望人們把他看成是里根,但是拜托,如果羅姆尼是里根那么皮-威-赫爾曼就是007。
盡管共和黨的大佬和捐獻者們全力支持羅姆尼,但是他們非常清楚選擇羅姆尼是出于無奈,因為再也挑不出其他合適的人了。但羅姆尼并不是典型的共和黨人,他不會堅持共和黨的標準去戰斗。迄今為止,他一直想通過旁門左道混進白宮,他不想像一個競選者該做的那樣面對棘手的問題。選民們希望候選者可以直面嚴峻的考驗,并通過這些考驗變得更加強大。而羅姆尼卻讓人失望的一直躲避,當不能再躲的時候,他必將失敗。(鹿城/編譯)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