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盡管大陸和香港股市大跌,但3家交易所2011年IPO融資總額再次超過美元,坐上世界頭把交椅。
綜合媒體12月29日報道,盡管中國大陸和香港股市下跌迅猛,但中國再次超過美國,成為IPO規模最大的地區,凸顯出全球金融活動正從西向東轉移。
Dealogic的數據顯示,上海、深圳和香港上市公司2011年通過IPO融資730億美元,大約是紐約證交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和納斯達克(微博)交易所(Nasdaq)總和的兩倍。
香港連續第三年坐上頭把交椅,2011年IPO融資規模為309億美元。而紐約和倫敦交易所分別為307億美元和180億美元。
這個數據掩蓋了大陸和香港交易所2011年疲軟的交易狀況,市場動蕩迫使一些公司推遲上市,有的甚至最后時刻取消交易。
730億美元的規模還不到2010年總額的一半,而美國交易所的IPO融資規模也減少6%。
美國上次排上IPO榜首還是在2008年。
香港恒生指數2011年下跌近20%,上海主要指數已累計下跌23%,使中國股市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
美國股市在2011年起伏不定,截止12月28日標普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累計下跌1%。
在最近以前,香港很少吸引到非中國公司到該地區上市。但是由于西方市場陷入恐慌,同時歐元區受到債務危機困擾,香港交易所最近最近完成一些海外集團的標志性IPO,其中包括普拉達( Prada)、嘉能可(Glencore)和新秀麗(Samsonite)。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的上市安排仍非常繁重。很多交易被推遲或無法在2011年啟動,這意味著只要宏觀環境不出問題,2012年的IPO應該會相當繁忙。
雖然深圳和上海股市已跌至3年最低,但企業融資卻超過410億美元。
與納斯達克相類似的深圳創業板融資總額約110億美元。深圳和上海交易所的融資規模分別為150億美元和160億美元。
但外國投資銀行卻沒能從中國大陸的融資熱潮中分得一杯羹。
高盛(Goldman Sachs)自2009年以來沒有在大陸承銷過一起IPO。
海外投行在香港也面臨壓力。
中國證券公司一直在努力從華爾街競爭對手中贏取市場份額,因此壓低整體收費水平。中國機構2011年在香港IPO市場的份額大約為30%,為2006年之最。
香港IPO承銷的平均傭金為2.2%,而10年前為3.5%。
(陳紹國 編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