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醒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 01:17  第一財經日報

  劉軍紅

  8月26日,美國懷俄明州杰克遜禮堂,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此發(fā)表了美國經濟形勢與金融政策走向的演講。

  但讓市場意外的是,伯南克并沒有明確提出人們期待的QE3,相反,卻強調“健全政治下”的“財政政策”的重要性。與去年把金融政策擺在頭等位置不同,在本次演講中,伯南克竟然反復20次提及“財政”這個詞,令市場感覺極其反常,也被稱為是伯南克的覺醒。

  伯南克堪稱世界著名經濟學家,也被認為是最能體現“宏觀經濟政策技術”的“通脹目標論”的鼻祖,更被認為是世界級的“危機經濟學專家”。但眼下,他的經典理論所支撐的量化寬松政策捉襟見肘,難以自圓其說。

  金融危機發(fā)生后,美聯儲為避免重蹈日本泡沫崩潰后的覆轍,超常規(guī)使用“非傳統(tǒng)型寬松金融政策”,不僅實行零利率,而且連續(xù)兩次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即所謂的QE1和QE2。但年初以來美國經濟復蘇步伐減緩,4~6月GDP增長率降至1%,新增就業(yè)停滯,住宅價格低迷,個人消費趨向節(jié)儉,相反,銀行在央行的準備金存款高達1.5萬億美元,企業(yè)利潤增加而投資不足,呈現企業(yè)資金剩余的怪象。

  與此同時,國家債務膨脹,GDP占比升至接近100%,甚至國債信用遭到降級。在零利率下,美聯儲擴張的貨幣供給滯留于央行、商業(yè)銀行和企業(yè)中,并未實現刺激投資和消費的功效。美國的資金流呈現難以刺激經濟活力的扭曲結構。

  伯南克醒悟的是,沒有財政項目支撐的貨幣總量擴張,徒增黃金泡沫、瑞郎泡沫、日元泡沫和玉米泡沫,乃至人民幣泡沫。這表明紐約市場原本具有的“將資金變資本”的功能,已經損毀。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充滿活力、技術創(chuàng)新日新月異的時代,紐約金融市場已無法表現上世紀90年代無限吸納世界資金的能力,“QE”系列所產生的貨幣洪流無可避免地漫過紐約,充斥世界,伯南克期待的通過“高壓氧”殺菌、激活新細胞的效果,被紐約市場外泄了。結果是,美國經濟不僅沒有如期復蘇,反而潛藏二次探底風險。

  事實上,這種背離經濟原理的政策表象,反映了世界經濟正在呈現兩種政策性的新失衡:一是發(fā)達國家的金融與財政政策的組合失衡,二是發(fā)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政策不協調的失衡。

  從發(fā)達國家的政策失衡看,金融危機后,美國的財政支出更多使用于銀行、政府擔保機構以及汽車三巨頭的不良債權(債務)處理,并沒有投放于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技術開發(fā)等帶有廣泛波及效果的領域,并未形成有效的產業(yè)關聯效果,致使企業(yè)投資無門、資金剩余,經濟復蘇缺乏動力源。在此背景下,零利率及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助長了“持有現金的費用為零”的效果,如此,形成了企業(yè)和個人儲蓄增加、投資和消費不旺的局面。

  從發(fā)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的政策失衡看,危機后,發(fā)達國家普遍過度依賴新興市場國家的財政擴張,致使其國內剩余資金外溢于新興市場國家,刺激新興市場國家通脹高企,貨幣升值,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經濟復蘇結構失衡。

  導致如此扭曲的復蘇結構的根本原因,在于發(fā)達國家的“新重商主義”。其具體表現是,發(fā)達國家在應對通貨緊縮名義下,大搞“出口倍增”、“貿易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移限制”。結果是,一方面發(fā)達國家物價低迷,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通脹明顯,世界經濟的物價結構又呈失衡。這為發(fā)達國家大搞量化寬松政策,并誘使市場期待量化寬松政策提供了前提。

  從歷史角度看,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都不一定必然帶來通貨膨脹,任何時代的通脹形成都有特定條件。上世紀70年代,美、歐為應對石油危機后的高通脹、高失業(yè)和經濟衰退的滯脹局面,普遍執(zhí)行金融緊縮、財政擴張政策,但結果是不僅未能抑制通脹、擴大就業(yè),反而導致企業(yè)融資成本上升,民用產品供給不足,失業(yè)率居高不下,形成惡性循環(huán)。而此間,日本則執(zhí)行了完全不同的政策,即緊縮財政,擴張金融,并施減稅,用財政緊縮抑制通脹,用金融寬松和減稅激活民間投資和消費,結果,反先于美、歐走出滯脹。這也為上世紀80年代形成“日本禮贊”奠定了基礎。

  日本的條件是,利用美、歐財政擴張及其金融緩和,促進出口,形成出口收益;借用減稅和低利率刺激企業(yè)投資和技術創(chuàng)新,實現了日本產業(yè)從“重大厚長”到“短小輕薄”的轉型。日本的寬松金融和減稅,成為促進企業(yè)投資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關鍵條件,而緊縮的財政則形成了抑制通脹的效果。

  日本和美、歐執(zhí)行不同的政策出發(fā)點,在于各自的市場形態(tài)不同。美、歐擁有龐大的市場空間,而日本的市場則兩頭在外,即資源和產品市場均在海外,日本的政策選擇無法放棄海外市場。

  而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歐的政策和戰(zhàn)略開始醒悟,調整財政定點投放目標,促進戰(zhàn)略技術創(chuàng)新。如歐洲1979年推出“阿麗亞娜計劃”,美國里根政府則在1983年提出“星球大戰(zhàn)計劃”。二者雖仍堅持財政擴張政策,但投放領域發(fā)生了變化。前者集中在“三級火箭”,后者側重于“電子對抗”,順勢蓄積了戰(zhàn)略技術優(yōu)勢,為上世紀90年代展開戰(zhàn)略技術競爭、贏得世界經濟的“新的黃金十年”,奠定了政策基礎。

  與此相比,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則陶醉于“日本禮贊”,盡享金融寬松的“美麗泡沫”,事實上失去了90年代“技術競爭”的條件,上演了“失去的十年”的悲劇。

  經濟政策既有內在的規(guī)律性,又需把握必要的條件,更需依托穩(wěn)健的政治環(huán)境。如果說宏觀經濟政策也應講究“技術”,那么不同時期、不同的市場,以及不同的政治環(huán)境,堪稱宏觀經濟政策能否體現“技術”的關鍵。

  此次演講,可謂折射了伯南克的醒悟:任何宏偉的金融政策,缺少了政治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的支撐,得不到財政政策的輔佐,事實上,便違背了現代市場經濟的內在規(guī)律。因為現代市場經濟的主體既包括民間企業(yè)、個人,更深度存在于政府以及政府主導的國企;而在全球化下,沒有孤立的市場,任何“民族市場”都依存于其他民族市場而存在。由此,政策的內外協調、政策設計者的全球視野,以及國際政治、社會的視角,便成為形成政策有效性、維護世界經濟均衡發(fā)展的條件。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