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之后應否投資日本股市?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令日經平均指數(日經225指數)在6個月內回落25%,在1996年及1997年收復失地有余,因1995年至1997年全球經濟仍欣欣向榮,日本經濟亦剛從1990年的泡沫爆破后復蘇。今天,全球經濟有賴美國QE及QE2支撐,而日本人口早已進入老化期,政府負債累累。在這次海嘯后,日本企業在世界市場中的占有率恐怕會被其他國家取代。
恐GDP占全球比重下跌
1994年,日本GDP占全球GDP的17.9%,1995年神戶大地震后到2009年,日本GDP只占全球GDP的8.7%,即大跌了51%。反之,中國1994年GDP只占全球GDP的2.1%,2009年已占到8.6%,并在2010年首次超過日本,占全球GDP的9%。
過去20年,日本同中國經濟上真的是此消彼長,擔心這次海嘯將進一步減少日本GDP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重!1994年,日本是亞太區經濟的龍頭大哥,該區67%的經濟活動與日本有關,2009年這一比例已降至35.9%。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1994年,中國影響只占亞太區經濟活動的7.8%,2009年則上升至35.3%,在2010年,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亞太區經濟的龍頭大哥!
因此,自1995年下半年起的日本經濟復蘇,恐怕難在2011年下半年在日本重演。1995年,日本政府仍相當富有,今天日本政府的負債高達日本GDP的兩倍,是OECD國家中“最窮的政府”。目前日本政府能夠提供的援助只是大印鈔票,阻止日股進一步回落,但無法提供電力,因缺電而令工廠大量停工,至于對全球GDP的影響可能只減少0.5%。
全球投資環境在惡化中,包括日本海嘯及核電廠爆炸事件,加上今天港股已非初生之犢,而是經歷了長達兩年多的牛市。換言之,港股抗跌能力已不及2009年或2010年,短期展望恒生指數在挑戰21000點到23000點下有支持。至今為止,無論股票、債券、黃金、石油及商品期貨仍是上落市。
去年11月至今,美國聯儲局每天注資40億美元,一直到今年6月底。下半年如沒有QE3,投資市場情況又如何?
真正的影響在3個月后浮現
由2009年開始的上升潮不是來自需求回升,而是美國政府推出的量化寬松政策,令投資者產生對后市的通脹預期,恐怕最后結果只是滯脹(Stagflation)。
中國不少制造業早已失去議價能力,令邊際利潤下降,企業純利大減,現加上日本海嘯令電子業生產鏈出現問題,因為不少零件是在日本生產。展望未來三個月,日本未能全面恢復電力供應,真正影響要在三個月后才浮現,短期日股反彈只是超賣后的正常反應,大家不要相信危機已過去。一如此前所作估計,真正受影響的是日本,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市只是受波及,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