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矚目的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合并經紀業務部門的交易終于在13日塵埃落定,新的全球最大券商“摩根士丹利美邦”正式誕生。
在這次交易中,雖然花旗得到了一定的收益,但對于在金融危機中受到的重創來說,這筆資金或許只是杯水車薪,“瘦身”方案剛剛開始。
難補巨大“窟窿”
由于在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和其他信貸市場投資巨大,花旗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從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底連續4個季度累計虧損200億美元。去年11月下旬,美國政府出手援救,向花旗集團包括住房抵押貸款、商業房地產貸款在內的總計3060億美元債務提供擔保,還從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撥出200億美元用于購買花旗的股份。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補上花旗的“窟窿”。花旗將于下周發布2008年第四季度財報,而市場普遍預計其將虧損100億美元,平均一天就要虧1億多美元。花旗的股價去年一年就縮水了77%。有人拿花旗的廣告語“Citi never sleeps”開玩笑,說花旗的高管們這下也該睡不著了。
“瘦身”呼聲高漲
在這種形勢下,花旗內部關于業務分割的呼聲逐漸高漲,而急需資金的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CEO)維克拉姆·潘迪特也被迫放棄了曾經做出的不出售所羅門美邦的承諾。在經濟衰退開始之前,很多股東就抱怨花旗集團規模過大,導致其發展慢于競爭對手。不少銀行業分析人士也認為,花旗長期以來旨在為個人和企業提供全套一站式服務的“金融超市”型運營模式并不成功,各部門、各業務之間條塊分割嚴重,缺乏統一協調將限制花旗的未來發展。因而,此次通過剝離經紀業務分支來“瘦身”的決定得到了花旗管理層的廣泛支持。
恐將面臨“解體”
華爾街的分析師們認為美國政府是促使花旗分割其業務的幕后推手,特別是在即將上任的奧巴馬經濟團隊正在重新考慮如何使用金融救援計劃中剩余3500億美元資金的背景下。出售美邦還只是第一步,花旗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大動作。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花旗準備將業務規模縮減至兩個領域:面向大型公司客戶的批發銀行業務以及為全球部分特定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的個人銀行業務。
花旗集團股東之一的威廉·史密斯多年來一直呼吁花旗“解體”,他相信在未來數年間,美國政府將會逐步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12個月內花旗集團就不復存在了,這家公司的新CEO就是政府。”史密斯說。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