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楊蕾
美國聯邦法院29日裁決,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必須在31日晚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所有投資、貸款、授信額度、企業持股、證券賬戶等相關資產訊息。屆時,這一金額高達500億美元的歷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的受害者將可以估算出,他們有多少幾率拿回資金。
另據媒體29日報道,美國國會將于明年1月5日就此案舉行首次聽證會,并追究美國證交會未能及時發現端倪的原因。
美國眾議院資本市場附屬委員會主席保羅·坎喬斯基說:“麥道夫欺詐案進一步打擊了證券市場投資者本已十分脆弱的信心,”聽證會上所獲取的信息將幫助國會實行美國金融體系法規改革。他強調,麥道夫欺詐案為國會實行大蕭條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金融市場法規改革提供了理由。
現年70歲的麥道夫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里編織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該騙局因其“發明者”——20世紀初從意大利移民美國的投機商人查爾斯·龐齊得名,即用高額回報引誘投資者,同時用后來投資者的資金償付前期投資者。
直到金融危機爆發,資金贖回壓力越來越大,麥道夫才于12月10日晚向擔任其公司高管的兩個兒子坦白自己的謊言。第二天,麥道夫因涉嫌欺詐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拘捕。隨著案件更多細節浮出水面,這場時間跨度之長、金額之巨、影響范圍之廣都堪稱史無前例的金融欺詐案震驚了世界。
直接或者間接投資麥道夫名下基金的本案受害者可能多達數千人,包括美國、歐洲和亞洲眾多銀行和機構投資者、對沖基金、學校、慈善基金,甚至許多和麥道夫同為猶太裔的富人。其中費爾菲爾德·格林尼治集團經營的對沖基金損失最高,達75億美元。而包括西班牙金融業巨頭桑坦德銀行、英國匯豐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和日本野村證券在內的眾多知名國際金融機構也面臨上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麥道夫案影響持續發酵。23日,現年65歲的知名法國基金經理蒂里·德拉維萊切特因投資麥道夫所設對沖基金損失慘重,“無法應對隨之而來的壓力”而在位于美國紐約的辦公室自殺。同一天,美國紐約大學起訴同是本案受害者之一的對沖基金經理人埃茲拉·梅爾金,理由是梅爾金把受紐約大學委托管理的資金投于麥道夫名下基金,導致這所大學損失大約2400萬美元。瑞士媒體28日報道,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的客戶在麥道夫金融欺詐案中,損失可能高達10億瑞士法郎(約合9.34億美元)。
“龐氏騙局”通常撐不了多久就會被揭穿,但麥道夫卻成功地維持了近20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麥道夫“白璧無瑕”的從業記錄和“傳奇人物”身份為他贏得了廣泛的信任。麥道夫是倡導場外電子交易的先驅之一,致力于推動建立交易透明化、公平化機制。他行事低調,為人謙和,從不夸夸其談,個人信譽一直非常好。
其次,麥道夫深諳投資者心理。他向客戶承諾的年投資回報率一般在百分之十幾左右,并非高得離譜,而且每個月都會向客戶提交投資報告,而客戶也隨時能夠在數日之內贖回資金,使投資者們不虞有詐。
同時,麥道夫處事十分謹慎。聯邦調查局的起訴書顯示,麥道夫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和交易部門分別在不同的樓層辦公,麥道夫對公司財務狀況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資顧問業務的所有賬目、文件都被麥道夫“鎖在保險箱里”。他也從不向外界披露投資業務的基本信息。
另外,麥道夫非常善于為自己營造神秘氛圍。他摸透了富人的心理,不接受投資者主動上門,而是“邀請”客戶加入。這樣的行騙方式讓那些好不容易“入圍”的投資者不覺“可疑”,因為他們即使懷疑麥道夫的投資策略,也不會懷疑那些介紹自己加入的、已經賺到錢的人。
麥道夫案再一次暴露了美國金融監管不力的弊病。據美國媒體披露,聯邦調查機構在調查中發現,麥道夫公司運營的一個資金管理部門從來沒有按規定在證交會注冊,而自2006年9月麥道夫注冊其投資顧問業務以來,證交會也從來沒有按慣例檢查過其賬目。事實上,證交會曾于1992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對麥道夫公司進行審查,但是均未提請采取法律行動。在過去10多年間,有不少業內人士、媒體記者對麥道夫的投資奇跡提出過質疑,甚至向證交會舉報麥道夫,也都沒有促成對其的調查。
目前輿論矛頭普遍指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評者認為該委員會及其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未能及時發現欺詐案真相,有失職之嫌。考克斯日前表示,對委員會在監管麥道夫及其紐約證券公司上的“多處明顯疏忽”深感憂慮。證交會擴大了對麥道夫案的調查范圍,將證交會工作人員與麥道夫及其家人之間的來往以及麥道夫家人對騙局是否知情等也納入其中。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