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華旺 江金騏
“華爾街危機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動蕩,中國央企在歐美地區主要是產業投資,在金融危機中存在市場狀況惡化和資產貶值的雙重風險。”9月25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的張文魁副所長對本報記者表示。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胡志浩也告訴本報記者:“美國的經濟滑坡已經向歐洲和日本傳導,中國不可避免受到影響。”離金融危機最近的中國企業,正是大大小小的境外央企和子公司。
在金融風暴的喧囂聲中,國資委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一次對央企及其境外子企業的財務抽查審計,并委托三峽國際招標公司比選會計師事務所。
9月23日,三峽國際招標公司的聯絡人劉磊告訴本報記者:“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比選還在進行,我們不能對外公布委托人的項目信息。”本報記者從國資委評價局了解到,這次財務審計的境外子企業分布在中國香港、法國以及德國,這5個項目顯然只是迅速膨脹的境外國資冰山一角。
境外央企逆勢擴張
張文魁告訴記者:“2004年以來,一些中央企業在海外進行收購,或者直接開采資源,海外投資迅速擴大。”
2005年4月份,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淑和曾對外表示,中央境外企業和中央企業所屬二級以上境外子企業達693戶,資產總額為6299億元。到2006年年底,國資委統計表明,中央企業所屬二級以上境外子企業境外資產總額已經達到757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000多億元,利潤870億元,資產膨脹的速度驚人。
張文魁表示:“審計署和國資委有監管境外國資的職責,但是面對數量眾多、資產龐大的境外企業,只能采取抽查的形式。子企業主要依靠母公司來管理,母公司可以委托中介機構來審查。”
在這些企業中,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下稱中遠集團)在全球擁有近千家成員單位、8萬余名員工,是境外資產最多的中央企業,而且在歐洲的擴張仍在加碼。6月25日,中遠旗下的上市公司中遠太平洋,以5億歐元中標希臘比雷埃夫港口2號及3號集裝箱碼頭經營特許權,目前正在等待希臘政府的批準。
由傅成玉領銜的中海油集團,在近期也進行了創紀錄的海外并購。9月23日,中海油的上市子公司中海油服宣布完成對挪威海上油田公司Awilco Offshore ASA總值171億元人民幣的整體并購,這是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對海外大型企業的第一次成功收購。
張文魁說:“中海油等央企在海外進行資源項目的投資,對國內經濟有互補作用。進入2008年以來,受到宏觀經濟影響,中央企業整體上放慢了海外投資。”
監管不力更可怕
全球經濟顯現疲軟,境外央企在迅速壯大的同時也面臨業績風險,由中科院控股的聯想控股集團可以作為境外央企的一個參照。
聯想控股集團旗下的聯想集團,在2005年收購IBM后,將總部也遷往美國,在美業務占公司很大的比重。美國金融風暴已經影響到IT業。9月初,美國一家機構Forrester針對高級IT經理的調查發現,約有43%的企業計劃削減今年的IT開支,金融領域則有49%的IT部門計劃削減預算。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