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美股 > 雷曼兄弟報歷史最大虧損 > 正文
網絡版專稿 記者 鄧美玲 9月24日,著名的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教授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經濟的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中國尚未到達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的地步。宏觀政策仍需在審時度勢中進行調整。
而對于印花稅單邊征收政策,華生認為這只可能引發短期行情,對于長期走勢沒有根本影響,市場仍會自己尋找合理的估值水平。而對于抄底華爾街,華生認為可以適機進行,關鍵取決于購買什么樣的資產。巴菲特或許是個好的榜樣,他并沒有買便宜的金融資產,他買的是受到金融風波影響的優秀企業。
以下是訪談的具體內容
經濟觀察網:溫家寶總理曾說過“今年將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問題。
華生: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內外二方面,特別嚴重的是外部環境。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和年初更加嚴峻。現在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發展成一個更嚴重的金融危機,它不僅影響到美國而且波及到全球。但是現在它對整個經濟體系的沖擊有多大,將持續多長時間,現在都還不明朗,這就增加了中國經濟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對我國金融體系的沖擊。我們現在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及其它債券,它們都是以美元形式存在的,現在的危機首先影響到了這些美元資產的安全性。如果這個危機進一步惡化,實體經濟出現大幅度的衰退,那我國的進出口就會受到大幅影響。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之一,對美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大。所以從這兩方面來看,現在外部環境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在國內,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通脹水平有所下降,但是這并不表示著我們可以放松對通脹的警惕了。現在一些生產資料價格及工業品出廠價格仍然處于繼續上升的狀態,而我國以能源為代表的資源產品價格又嚴重扭曲而且是朝低的方向扭曲。從這個方面來看,通脹的潛在壓力并沒有得到放松。
此外,我們現在說要節能改排,保護環境,要求調整能源資源產品價格,這些都會對通脹造成壓力,我們現在依然面對現實的潛在的通脹的中期壓力,不是短期的。
經濟觀察網:國家的宏觀政策從“雙防”轉向“一保一控”,您如何看待這個政策轉變?
華生:國家政策從“雙防”轉向“一保一控”正是反映了我們國家正面臨著兩難局面。一方面,通貨膨脹的潛在壓力并沒有放緩。雖然CPI的數據一直在往下走,但如果我們國內的能源價格沒有被嚴重低估,那么這個往下走的數據就是一個很大的緩解。但事實不是這樣,現在價格改革迫在眉睫,中央也重視這個問題,因此通脹不能放松。
另一方面,我們的經濟增長遇到了一些困難,出口大幅下降,相當多的企業產能下降甚至一部分企業倒閉。
我們現在把更多的關注放在了環境、食品安全、以人為本的生命保護、勞動保護保等各個方面,很顯然這些對經濟增長來說會帶來一些成本。
經濟觀察網:您覺得當前的宏觀政策在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之間有沒有偏重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