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
新聞分析:美國金融救援盡顯政治博弈
美國政府日前向國會提交了一項總額達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要求國會賦予政府廣泛權力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以阻止金融危機加深。這是自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政府制定的最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
然而,在大選年特殊的政治氣候下,救市遠非單純的經濟政策,它充分反映了美國兩黨對各自利益的不同考量以及它們之間的較量。圍繞救市計劃,布什總統領導的共和黨政府與民主黨控制的國會之間,以及兩名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之間,正在“兩條戰線”上進行著政治博弈。
由于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戰爭和次貸危機等原因,布什的支持率近兩年一直在三成左右的低位徘徊,民主黨人自從在2006年中期選舉中奪取國會控制權后不斷向他發難。這場金融風暴對難題一大堆的布什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不過,這也讓他看到了逼國會“就范”、顯示他并非“跛足總統”的機會。
盡管朝野各方對布什政府的救市計劃疑慮頗多,但希望政府有所作為是一種普遍心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民調顯示,約80%的民眾擔心如果政府不拿出行動,金融形勢會更加惡化。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托馬斯·曼說,民眾對于經濟形勢惡化加劇的擔心將迫使政府和國會盡快達成妥協。
正因如此,在過去一周,民主黨人對救市問題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佩洛西上周表示,這是布什制造的問題,應由布什來收拾爛攤子。但隨著金融形勢進一步惡化,她改變了態度,表示希望加快有關立法進程。眾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弗蘭克認為,盡管對共和黨政府有許多不滿,但在金融危機面前,民主黨不能袖手旁觀。
華爾街的金融風暴和布什政府的救市計劃使得總統競選形勢也發生了變化。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每天都在針對金融形勢發表言論和見解,力圖向選民證明自己才是最好的經濟管理者,并努力爭奪“金融改革話語權”。
由于共和黨政府在金融管理方面多年來實行放任自流的政策,民眾普遍認為,共和黨的經濟理念對造成目前狀況負有責任。這讓經濟成為麥凱恩的“險灘”,使他更急于在金融改革方面有所作為。民調顯示,自華爾街金融風暴發生以來,麥凱恩在月初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之后一度取得的支持率優勢已蕩然無存。目前他的支持率平均落后奧巴馬3到4個百分點。
不過,盡管出發點和表述方式不同,奧巴馬和麥凱恩在救市問題上還是有些共識。他們在24日發表的共同聲明中一致指出,布什提出的救市計劃有缺陷,需要通過兩黨合作加以改進。
《紐約時報》撰文指出,經過20多年來的放松金融管制、“自由市場”實驗以及連接不斷的丑聞和危機,美國加強金融監管已是大勢所趨。許多專家認為,無論最終誰當選美國總統,他都會著手進行相關改革。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