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收入超億美元的公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7日 21:56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作者:本刊特約作者 吳弓/文 當一個原來跟你相處很好的鄰居搬走的時候,你會想些什么?你有時會期盼新來的鄰居更好,有些也會擔心會有一個混蛋搬到你的旁邊。無論如何,你惴惴不安。于是,當最后有一個看上去還不錯的鄰居出現的時候,你長吁一口氣迎上前去,來一個溫和又不失熱情的歡迎。
這就是上周發生在華爾街的故事。當格林斯潘的繼任者貝克南(Bernanke)終于浮出水面,華爾街表示了溫和的喜悅:當日道·瓊斯工業指數創出半年內的最大漲幅——1.66%。這與其像很多媒體說的那樣是對繼任者的一種肯定,還不如說是一種塵埃落定后的欣慰。 顯然,格林斯潘的繼任并不是那么好當的。因此,對貝克南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復制格老的成功,外界普遍持懷疑態度。但無論如何,相比18年前格老上臺時面對的爛攤子,貝克南面臨的情況要好得多:格老留下了強有力的經濟增長和溫和的通貨膨脹率。本周一的數據進一步顯示,美國的消費支出依然強勁——消費占GDP的份額為2/3。顯然,颶風對美國經濟影響甚微,高油價的拖累也相當有限。自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美國GDP對石油價格的彈性已經降低了一半以上。 因此,高油價對美國的影響更大程度上反映在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上(在中國則恰恰相反)。SUV等高油耗汽車的銷量同比已經降低了30%之多,總的汽油消耗量也下降了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數上升了10%。 出于這種原因,我一直懷疑美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縱容了油價的高漲。一年多以前,當認為超過40美元一桶便是高油價的時候,一個在華爾街有多年石油交易經驗的朋友根據經驗指出,只要總統在短時間內在演講中強調油價已經過高,并且表示將動用戰略原油儲備來平抑油價,那么他將毫不猶豫地在40美元以上的價位賣空石油。但是,布什從來沒有這么做,我的朋友也樂于在做多方面大發其財。雖然錯過了保持低油價的最好時機,美國政府還是顯示了自己的實力:在“卡特里娜”襲來的時候,戰略原油儲備的拋出仍能夠適時地壓低油價——盡管不足以讓其回到低位,畢竟支持高油價的環境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確立。 學術界支持高油價的也不乏其人。其中之一便是大名鼎鼎的杰雷米·西格爾(Jeremy Siegel)教授。現任沃頓商學院教授的西格爾在美國經濟和股市的長期趨勢方面著述頗豐,因而在美國投資界享有相當的影響力。在最新的專欄文章中,西格爾認為,高油價對美國經濟來說實際上是“披著詛咒外衣的福音”。“一個朋友最近問我,為什么美國政府不采取一種降低油價的能源戰略?”西格爾寫道,“我的回答是,我們現在便有著最好的長期能源措施:高油價。”西格爾發現,高油價被證實是惟一可以讓美國人嚴肅對待節約能源,開發并生產替代能源的機制。從長期來看,節約和創新的雙重作用可以進一步有效降低GDP對石油的依存度。既然石油將會短缺是不爭的事實,我們越早認識到這一事實越好。 對石油公司而言,高油價是直接的福音。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剛剛披露的三季報顯示:該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在7~9月份之間,銷售收入高達1007億美元,凈利潤99.2億美元。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有公司季度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美元,凈利潤也是創紀錄的。其他石油公司的季報也同樣靚麗:皇家荷蘭(Royal Dutch)凈利潤增加68%,90.3億美元;英國石油(BP)增加34%,64.6億美元;ConocoPhillips的業績提升最快,增加89%,達到38億美元;五大里面雪佛龍(Chevron)由于有很大一部分生產在墨西哥灣,受“卡特里娜”影響頗大,但其凈利潤仍上漲12%,達到35.9億美元。五大石油巨頭總銷售收入高達3780億美元,凈利潤達到令人瞠目的328億美元。衡量石油公司表現的Amex石油指數在一年內上漲了54%,遠遠高于同期標準普爾500的表現。后果便是,能源類股票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比重從幾年前的6%上升到了10%——盡管仍遠低于石油危機時期的30%。 在研究它們的季報后,我仍然高度懷疑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隱藏了利潤。根據與2004年和2003年的財務指標對比,在目前的油價下,這些巨頭們可以輕松地獲得10%以上的凈利潤率,這跟目前的平均8.7%相差甚多。顯然,他們很可能過高地估計了費用,并在某些方面采用了過于保守的會計手法。當然,他們也完全有動機這么做,過高的利潤必然會帶來道德和政治風險。歷史上,這種手法并不陌生。例如,為了躲避對于其壟斷的指控,微軟就常常用各種手段“調低”自己的利潤。 但即使巨頭們紛紛強調未來的困難,調低未來盈利預期,麻煩還是比他們想象中來得快。民主黨首先發難,在國會反對了共和黨方面關于給新建煉油廠提供津貼的議案。而隨著石油巨頭們紛紛爆出巨額利潤,一貫支持石油公司的共和黨方面跟民主黨難得地取得了某種一致。先是紐約參議員Charles Schumer(民主黨人)呼吁暫時對石油公司的利潤征收部分稅款,以支持墨西哥灣的重建。之后參議院預算委員會領袖,共和黨人Judd Gregg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建議對石油業征收一次性利潤稅。11月8號,石油巨頭的高管們將前往華盛頓解釋為什么油價高居不下,而如果他們的解釋不能令人滿意,國會很可能會通過某項禁令,“禁止從高價中不正當牟取暴利。”顯然,對石油公司的炙烤才剛剛開始。 最近公布季報的公司,如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和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的業績都表現不錯,這個行業終于開始回升。但是,要說他們擺脫了最近5年的厄運還為時過早。事實上最近5年內,主要的企業中,除了強生(Johnson & Johnson)股價上漲了不到40%外,其他企業的股價要么停滯不前,要么大幅跳水。跌幅最為顯著的便是著名的默克(Merck),股價從5年前的近100美元一路跳水,跌到目前的不到30美元。 困擾制藥企業的問題很多。首先,美國醫療體制的改革使得醫護管理(managed care)公司開始興起。大型醫護管理公司往往代表著數百萬病患者的利益,這使得他們有足夠的力量和制藥公司叫板,強迫后者接受較低的采購價格,后果便是藥品的利潤率大大降低。其次,新藥研制的成本和周期大大增加。根據美國藥物研究和制造委員會的統計,研制一種新藥的成本已經從20多年前的1億美元上升到了現在的10億美元,周期也長達10-15年。而與此同時,藥品的專利保護期卻從20年降低到15年。在這種情況下,制藥企業越來越采取保守的策略,將研究經費大把地投向已知的專利藥領域。原因很簡單,因為只要能夠證明新藥比現有專利藥療效有一定的增強,便可以獲得新的專利,并順理成章地開拓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大型制藥公司開拓新療法,研制全新藥品的動力明顯不足。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向以強有力的研究團隊著稱的默克的產品線后繼乏力,盈利前景不明朗,股價自然也就節節走低了。相比之下,更多的專著于非專利藥產品的強生能獲得相對好的業績也就不足為奇了。頗有諷刺意義的是,當年強生正是因為發現自己在藥品研究力量上無法和默克匹敵才走上了現在的發展道路。 先靈葆雅則是另外一個故事。在10多年前成功地研制出有史以來最有效的抗過敏藥Claritin之后,Claritin的銷售額很快超過10億美元,帶動公司利潤在10多年中一直上揚。豐厚的利潤造就了一種行動遲緩,習慣高福利的企業文化,產品線也相對單一,過于依賴Claritin。在2002年12月,Claritin的專利保護過期,先靈葆雅很快發現了現實的極度嚴酷,以2003年第二季度為例,Claritin在美國的處方銷售額(利潤最豐厚的部分)從2002年同期的6.77億美元銳減到1300萬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先靈葆雅不得不炒掉了遲緩的Kogan, 聘用了果敢的成本殺手Fred Hassan為新任CEO。 Hassan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自掏腰包買進400萬美元先靈葆雅股票。此舉得到華爾街的高度贊賞,穩定住了股價的跌勢,從而維持了先靈葆雅進一步融資的通道。之后,他大刀闊斧改革,裁掉了一批冗員,消減了原本豐厚的員工福利——“社會主義時代結束了”。他還通過一系列戰略調整,重新建立了重視績效、反應快速敏捷的文化。 先靈葆雅在2005年終獲微利,雖然每股盈利只有5美分,但前景看上去還不錯。先靈葆雅和默克合作的降血脂新藥Vytorin被證明比輝瑞(Pfizer)的Lipitor效果更為明顯,而后者在2004年的銷售額高達108.6億美元,該市場的總共價值高達300億美元。 因此,華爾街的一個分析師告訴我:“Vytorin就是讓先靈葆雅的股價維持在20美元以上的原因。”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