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薩繆爾森:通縮還是通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 15:00  新浪財經

  導讀:《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伯特·薩繆爾森(Robert J.Samuelson)6月8日發表專欄文章稱,目前,存在美國將面臨通縮還是通脹的爭論,正反兩種看法都可能正確,只有時間才能解決這一問題。以下是文章概要:

  為了理解當今最令人困惑的經濟爭論——我們將面臨通縮還是通脹,有必要回顧一下二戰后發生的事情。二戰后,在緊張的政治壓力下,當時的總統哈里-杜魯門(Harry Truman)取消了工資物價管制。由于戰爭期間受到打壓,解除管制后的工資和物價迅猛增長。汽車工人、鋼鐵工人和其他工人通過罷工要求提高工資。1946年和1947年,消費者物價分別上漲8.5%和14.4%。

  具有啟發性的是隨后物價穩定下來,沒有發生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工資-物價螺旋上升的情況。確實,1948年末至1949年的溫和經濟衰退有助于阻止物價增長。不過通脹消退主要歸因于人們沒有預期物價上漲。他們知道,除了戰爭影響,美國物價通常非常穩定。

  我們從中吸取的經驗是:心理因素。經濟學家所說的“預期”反映了工人、經理和投資者的行為。如果他們擔憂通脹,他們的行事方式將帶來通脹。反之,就像1940年代一樣,如果他們不擔憂通脹,就不會出現通脹。該經驗為當今的爭論提供了一個背景。美聯儲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否會引發更高的通脹?還是會阻止通縮?

  這一問題起因于美聯儲應對經濟危機的舉措。美聯儲已經將聯邦基金利率幾乎下調至零,而且在商業票據市場提供貸款,還購買了房利美和房地美支持的1.2萬億美元抵押證券和3000億美元財政部債券以降低長期利率。這些舉措都是史無前例的。

  美聯儲上述舉措引發了一些人的通脹擔憂。一旦經濟復蘇,寬松的貨幣和信貸政策將產生通脹。貸款利率較低將推升物價,然后工資隨之增長。低利率還將鼓勵支出和抑制儲蓄。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艾倫-梅爾策(Allan Meltzer)表示,美聯儲將面臨來自“國會、政府和企業阻止利率上升的壓力”。由于預算赤字數額巨大,美國政府和國會將希望借款成本處于低位。通脹心理將出現。

  不過擔憂通縮的人認為,通脹主要歸因于需求過多和供給過少,而當今的狀況是供給過多和需求過少。高失業和企業產能下滑阻止工資和物價上漲。如果美聯儲不實行較低利率,需求收縮可能引發物價和工資螺旋下降,即通縮。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就指出:“通縮,而不是通脹,是當前的明確風險。”

  正如克魯格曼所說,美國目前幾乎不存在通脹壓力。過去一年,美國CPI基本穩定。美國5月失業率由8.9%升至9.4%。咨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調查顯示,52%的企業已經凍結或下調工資。通用汽車破產也是行業產能過剩的一個跡象。通脹預期水平很低。

  所有這些因素都給美聯儲帶來靈活空間。通脹預期會影響實際通脹,但通脹不會突然出現。梅爾策也預計不會立即發生通脹,他說:“是否將發生通脹?當然不會是現在。”

  不過梅爾策的警告仍然是中肯的。美聯儲經常實行過度的擴張性政策并引發通脹預期。1960年代和1970年代,過度需求和工資-物價螺旋上升引發通脹。當今,通脹可能由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引發。通脹擔憂將促使大宗商品(石油、金屬和糧食)價格上升和美元貶值。進口成本將增加,從而促使國內制造商提價。一旦出現通脹,高通脹和高失業將同時存在:即發生“滯漲”。1977年,通脹和失業率都為7%左右。

  有跡象顯示,伴有通縮的經濟自由下滑風險已經消退。美聯儲將在某一天提高利率。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已經保證不令經濟出現高通脹。美聯儲是否能夠選擇正確時機并抵制相反的政治壓力?伯南克的保證是否能令市場信服?

  市場不能信服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伯南克本屆任期將于明年1月結束。不過奧巴馬總統可能要求伯南克連任,解決不確定性問題。但除了時間,伯南克連任也不能解決當今關于通縮還是通脹的爭論。(寧弦)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