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飛
繼上周接受《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專訪后,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兩會期間再次對媒體表達了證監會一系列改革和創新的思路。其中關于場外市場的表述有新看點:場外市場肯定會推出,中關村的試點一直沒有停止,一直在運行和積累經驗。但他表示,場外市場建設相關實施方案的推出時間尚未確定。
《第一財經日報(微博)》昨天也從券商相關部門人士處得到證實,證券業協會仍然在推進“新三板”的建設,該市場可能將成為統一的場外市場中層次相對較高的一部分。此前,關于場外市場發展模式與新三板的定位問題,業內從年初以來一直存在較大的疑問。
場外市場思路仍待明確
在尚福林主政時期,證監會希望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股份代辦轉讓(即“新三板”)的基礎上擴容,發展全國統一的場外市場。但是這一政策在去年年底發生變化。先是去年9、10月間“新三板”擴容方案沒有獲得國務院通過,接著是今年1月新任主席郭樹清在年度工作會議中沒有提及“新三板”,轉而表示要在地方柜臺市場基礎上,發展統一監管的場外市場。
按照老的思路,新三板擴容是通過把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代辦股份轉讓推廣到全國其他50多個科技園區;同時,在北京新建一個專門服務新三板的交易所。這種模式顯然是建立全國性場外市場的較為簡便和直接的方式,但卻把全國各地其他同樣開展股份流轉服務的柜臺市場排除在外。
學界不乏對該擴容模式的批評,如中國政法大學(微博)教授劉紀鵬(微博)今年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現在各地發展了200多個產權交易中心,這些產權中心有相當一部分已經在進行股權轉讓業務,不應該一棍子都打死,而應該借著新三板的開通結束中國產權交易中心無序發展的現狀,以此進行整合,把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匯集起來。
這些新的變化,加上業界一直以來的討論,讓人們聯想到證監會在發展場外市場時可能會考慮兼顧各地已經存在的柜臺市場,特別是上海、重慶和天津的地方股權交易中心。
隨著上個月滬版OTC——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首批19家企業掛牌,上海、天津、重慶三大區域OTC從此三足鼎立,市場對于“以地方柜臺市場為基礎發展統一監管的場外市場”寄予厚望。但是,證監系統的思路或許與市場期望并不完全一致,在監管部門的要求下,證券公司作為推薦會員參與上海股交中心的工作突然生變。
本報記者曾對此事進行獨家報道。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儀式前夜,推薦了不少掛牌企業的多家券商卻突然從推薦會員名單中消失,相關企業也轉交給了其他投資機構。
當時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證券業協會組織多家有地方代表性的券商討論后,得出意見是由券商主導各自所在地的場外市場,將來再形成統一的報價系統。這一模式還是在證監會的直接監管之下,將地方金融辦和區域性的股交中心排除在外。
即便郭樹清對新三板的發展給予了肯定,但場外市場的發展模式卻仍然有待明確。
高收益債將是機構主導市場
郭樹清在出席兩會期間還對其他證券市場焦點問題作了回應。他表示,高收益債實際上應該叫做中小企業私募債,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發行辦法、投資者準入條件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發行高收益債要施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
他表示,等中小企業私募債有關辦法發布后,今年上半年可能先進行試點,并在試點的基礎上再逐步推開。
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高收益債將是一個機構主導的市場,因為普通投資者沒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
李劍閣進一步指出,高收益債不適宜另外搞一套風險補償機制,或者是對投資者損失的保護機制。因為高收益本身就是對風險的補償,如果出于良好的愿望進行行政性的保護,反而不利于市場形成自身的風險防范機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