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先
據有關媒體報道,相關監管部門于近日召開了專門針對新三板擴容方案的辦公會議,提出了對新三板擴容方案的若干修改意見。由于融資功能、轉板、準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懸念及制度設計問題尚待解決,新三板擴容方案需要再次進行細化修改,個別項目甚至要推倒重來。
面對久盼不至的新三板擴容方案,作為高科技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的一項重要途徑,擬上“新三板”企業等相關市場各方,以及以推進園區內企業掛牌新三板為目標的各個國家級科技園區都頗為焦急:園區鼓勵補貼政策有了,譬如珠海高新區支持和獎勵擬改制和掛牌“新三板”企業最高獎勵每年可達200萬元,監管架構也有了,候選新三板公司也有了,甚至連新三板培訓也都由園區政府包攬了,但呼喚近半年的擴容方案仍在襁褓之中,這不能不讓他們懷有一種“疲了”的挫傷感。
對于新三板擴容方案的制度建構方而言,恪于當下施加于新三板的制度目標越來越多,譬如新增的活躍科技中小企業股權交易,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等,為了最大限度避免新三板擴容方案立法的目標太多而招致的立法條文混亂,似乎也應該加快方案的出臺進度。
實際上,就新三板立法而言,相關制度條文自然是越明晰越清楚,技術上越成熟越好,比如大家關注的新三板轉板制度、做市商制度等;然而就新三板擴容方案所要解決的當下中國經濟現狀而言,對相關條文的過分精細化要求乃至希望新三板出臺甫始就在制度上趨于臻美,很可能會以犧牲經濟效率和制度出臺際遇為代價,譬如錯過解決老三板問題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最佳時機,似有“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之嫌。畢竟,新三板法律、法規也是講求立法和執法環境的,在相關立法環境具備時,區別于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進行“新三板”立法,然后在此基礎上順勢而為推出新三板擴容方案,無疑是最好的。
以當下熱議的擴容后新三板是否具備公募制度安排等融資功能為例,基于風險控制考慮,除對既有股東進行定向增發融資外,可以暫在新三板公司掛牌融資及后續公開增發功能中進行二選一,如規定擴容后新三板公司掛牌時不能融資但后續可以進行公開增發等。如果該規定推進順利,則可以在時機成熟時,同時允許新三板公司掛牌融資及進行后續公開增發;如果不如預期順利,則可以調整相關融資功能,恢復穩妥一點的制度舉措。
目前,新三板擴容方案已經箭在弦上,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54個國家級高新科技園區內至少將有約12000家企業準備在“新三板”掛牌交易,而這些企業相當一部分已經受困于當下的融資難困局,至于板外冀望進入該板的中小成長性公司則更多。因此新三板擴容改革的時間不能無限制后延,時間不等人、經濟形勢不等人,再加上中小企業融資難急需破局,這些都部分仰賴于新三板擴容方案的早日出臺。
(作者系北京市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