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六家公司新鮮血液 三板市場悶局待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9日 09:56 證券時報 | |||||||||
孫森林 據媒體報道,中關村科技園區6家公司將作為首批非公開發行試點公司,于明年年初進入三板市場掛牌交易。據悉,試點企業的門檻并不高,除了“設立股份公司滿三年”這一條硬性指標外,其他要求都具有很大的伸縮性。不過,試點企業在三板市場上只能掛牌交易,不能融資。
對三板市場來說,這算是一個天大的新聞了。因為三板市場自成立之后,事實上已經成為主板市場的“垃圾桶”。目前三板市場上掛牌交易的公司有40多家,但是除了從原來法人股轉讓系統STAQ、NET轉來的11個之外,其余全部是從主板市場上退下來的“垃圾”。在這個時候,讓一些底子干凈、前景不錯的小公司進入三板市場,無疑會激起人們豐富的想象力,用某業內人士的話來說,就是“將為沉寂良久的三板市場打上一針興奮劑”。 還有的業內人士為其賦予了更大的歷史意義,認為在新的《證券法》、《公司法》即將實施之際推出此項試點,體現了三板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重要構成部分的地位,三板市場有望從此擺脫流動性差、被邊緣化的窘境。 三板市場引入“新軍”是個好事,但我們有必要先反思這樣一個問題:三板市場為什么會變成現在這樣?我認為,三板市場步入今天的境地,至少有三個原因。其一,定位存在問題。2001年設立三板市場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配合退市制度,接收從主板上退下來的股票。從一開始,三板市場就被打上了“垃圾桶”的烙印,這種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對三板市場的信心。也正是由于這種定位,導致三板市場不可能開展籌資活動。這種情況不改,企業對它很難有很大興趣。 其二,三板市場的交易制度限制了投資者的投資活動。目前,三板市場實施的是轉讓日申報時間內接受的所有轉讓申報,收市時一次性集中競價成交;漲跌幅比例限制為前一轉讓日轉讓價格的5%;具有股份代辦轉讓資格的券商僅有十幾家。這樣的交易制度安排,主要是想抑制投機,但是,抑制投機的同時也限制了正常的投資活動。 其三,從根本上說,三板市場沒有吸引力,主要是掛牌交易的公司質量太差,幾乎是清一色的空殼公司,甚至連刺激投資者的眼球概念也沒有。 再回過頭來看一下“新人”對三板市場的影響。不可否認,這為三板市場注入了一些新鮮血液,有助于改善三板市場的形象,但是,短時期內這或許改變不了三板市場的身份,在今后較長時間內,三板市場仍然要承擔起接收主板市場退市股票的任務,新掛牌的企業也很難在三板市場上占據主流,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三板市場公司整體質量差的問題。 還有一點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就是這些試點企業在三板市場不能融資。那么,這些試點企業還有什么理由選擇在三板市場掛牌交易呢?合理的解釋只有一點,創業資金把它當成了一種退出渠道。如此一來,這些企業肯定是無心在三板市場戀戰的。 另外,“新人”的加入短期內也不可能改變目前三板市場的交易規則。因此,此次試點企業在三板市場掛牌,在短時間內將會刺激一下投機者們的神經,待新鮮勁過去了,會不會一切又歸于沉寂?只有正視三板市場上述問題并盡快加以解決,才能使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理想付諸實施。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