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認為部分“一刀切”做法值得商榷
⊙記者 王曉宇 ○編輯 梁偉
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各家證券公司下發了關于《證券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的征求意見稿。指引從風險管理體系、融入方準入條件等對證券公司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的風險管理提出了全面要求。業內人士認為,風控指引有助于進一步防范業務風險,促進證券公司股票質押業務的健康發展。
征求意見稿要求證券公司從風險管理與內部管理、融入方的準入管理、標的證券管理、業務持續管理、違約處置管理等五大方面加強風險控制。
指引首先從控制業務規模上鉗住了券商的風險敞口。指引要求證券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的,融出資金余額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00%;此外,指引還明確約定了單一融入方的融資上限,即單一融入方累計融資余額不得超過證券公司凈資本的10%。
標的證券管理是融入方最為關心的。本次指引首次明確了要求券商建立標的證券管理制度,明確標的證券準入標準及調整機制,對標的證券要采取質押率差異化管理、集中度管理等機制。
指引還指出對于單一標的證券的已質押數量占總股本超過50%;標的證券所屬上市公司上一年度虧損且本年度仍無法確定能否扭虧;標的證券近期漲幅較高;標的券對應的上市公司及高管正在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等六類情形,券商應審慎評估其潛在風險。
資深業內人士認為,指引有助于防范客戶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自去年正式開閘以來,行業增速迅猛,然而過快的業務增長,風險也正在積聚,例如大股東質押比例較高,容易引發證券行業的系統風險;司法凍結下對資產的處置權高于股權質押等。協會本次出臺的風控指引,是在總結這一年多的信用風險事件及潛在問題上而形成的相對系統化的風險控制要求。
不過也有券商認為,規定中的部分“一刀切”做法值得商榷。某小型券商表示,假如某融入方拿銀行股來做股權質押,以中國的銀行體量之龐大,超過公司凈資本10%不是沒可能,但事實上,融入方以銀行股作為質押融資的風險并不大。如果按照指引規定來辦,公司也不得不將部分業務拱手相讓。故希望協會在考慮行業整體風控水平的同時,體諒一下中小券商凈資本普遍受限的難處。
股票質押回購自2013年6月啟動以來,全行業的業務規模增長迅猛,目前該業務已經成為證券公司繼兩融業務后的又一利潤增長點。滬深交易所周報最新數據顯示,兩市股票質押式會購回的待購回交易金額從無至有,短短15個月里便膨脹至2239億元,而融資融券達到這一水平耗時3年多。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