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余以墨 實習生 杜勇惠
光大證券“8.16”烏龍指民事索賠案昨日在上海二中院開庭審理。《投資快報》從參與庭審的多位維權律師處獲悉,此次開庭共審理包括證券市場和期貨市的61個案件,索賠金額1000萬元左右。經歷了長達7個小時的庭審拉鋸,原告律師認為廣大證券存在虛假陳述、利用未公開信息內幕交易乃至操縱市場三大違法行為,而被告光大證券則態度強硬,認為其并無主觀過錯,不愿意為投資的損失承擔責任。但是庭審最后,光大證券又一反其在證據交換時拒絕調解的態度,其代理律師稱需要回去與公司商量。
2013年就已提交的訴訟昨日終于開審
據悉,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共有109件,但此次合并審理的案件僅為已經進行了證據交換的61件,包括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其余案件日后再開庭審理。這次開庭的61起案件提起訴訟所依據的具體事件略有差異,分別由4名律師代理。
而光大證券在2014年中報也對有關烏龍指的民事賠償案件進行了信息披露:“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已收到法院受理的涉及8?16事件民事訴訟89起,涉訴標的約1202萬元。”
昨日庭審從上午九點一直延續至下午六點。依據《關于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8 16”內幕交易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指定管轄的通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光大證券內幕交易索賠案件具有管轄權。
事實上,法院受理該案后,光大證券曾提起過管轄異議,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駁回光大證券該異議后,其再次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管轄異議上訴,然后再次被駁回。光大證券利用此“戰術”將投資者在2013年就已經提交的索賠訴訟拖延至昨日方才得以順利開庭。
爭議焦點:是否存在內幕交易
庭審現場,原被告雙方主要圍繞4個爭議焦點展開辯論,即“本案是否為內幕交易;內幕交易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過錯;投資者的經濟損失與行為人的內幕交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內幕交易行為是否給投資者造成了經濟損失。”
對于光大證券是否存在內幕交易行為,原告代理律師之一許峰當庭表示:“證監會[微博]已經通過〔2013〕59號行政處罰對光大證券的內幕交易違法進行認定并作出了行政處罰。如果沒有證監會的處罰,也不會有今天的訴訟,在認定是否構成內幕交易,是否存在內幕交易行為方面,我們相信證監會更具有優勢。”其認為,被告光大證券對于證監會作出的行政處罰,既沒有提起行政復議,也沒有提起行政訴訟,說明其對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是接受的。光大證券對于證監會對其進行的內幕交易行政處罰沒有異議在其接受媒體采訪時已做過公開表態,這種表態通過媒體的廣泛傳播為原告等主體所周知,相當于公開承認沒有異議的內幕交易認定。
光大證券:烏龍指不是內幕交易 法律無規定應賠償
然而對于投資者的指控,光大證券卻并不認可。其代理律師認為,8.16烏龍指事件光大證券并沒有主觀過錯,完全是由系統錯誤引發的,不是光大證券故意為之,也不是有意操縱。“事件發生后,光大證券無法確定是否是內幕信息,而事實上證監會此后也是通過長時間多方專家論證才最終確認錯單交易信息屬于內幕信息。也就是說,光大證券并未利用內幕信息。”其律師表示。
不僅如此,光大證券的代理律師還強調,早在2013年8月16日11點32分左右,就有媒體關于股指波動,光大烏龍指等問題做出報道,并被各大網站大肆轉播,這也讓誤下單的信息成為公開的消息,并不存在光大隱瞞的問題。光大證券方甚至認為,投資者認為“烏龍指”事件是內幕交易純屬“重大誤解”,它是由于公司系統異常引發的,并非人為因素。這種情況在股市時有發生,法律并沒有規定應承擔賠償責任。部分投資者之所以造成損失,是因為看到股指大漲盲目跟風造成的,應自己承擔投資失敗的損失。
有律師提出構成內幕交易刑事犯罪
而另一位投資者代理律師嚴義明律師則指出,光大證券的內幕交易金額特別巨大,早已達到內幕交易罪刑事立案的標準,如果光大證券在賠付問題上得不到投資者的諒解,則投資者將有權選擇是否向公安局報案,要求對光大證券涉嫌內幕交易罪的相關問題進行立案,追求公司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原告代理律師之一吳立駿則認為,本案應當只有一個爭議焦點,即投資者損失的計算方法,其他應當沒有爭議,因為內幕交易的性質證監會早在去年已經定性,所以不存在爭議,如果光大證券認為有爭議,那么應當與證監會交涉,而不是在投資人這里強詞奪理。其認為,凡是在2013年8月16日下午13點至14點22分之間買入滬深300指數對應的任何一支股票,或在前述時段曾經買入180ETF、50ETF、滬深300 股指期貨IF1308、IF1309、IF1312、IF1403多頭合約的投資人可以報名參加向光大證券內幕交易的索賠。
光大證券證據交換時明確拒絕調解 后又松口
許峰律師表示,在整個816烏龍指事件中,包括本次開庭的全部原告在內的成千萬上億的投資者都遭受了慘痛的損失,都是無辜的,此次針對內幕交易行為而提起索賠的投資者僅是無數受害者當中的極少數,被告光大證券面對給投資者造成的災難,不斷強調自己沒有任何過錯,讓人大跌眼鏡。“光大證券為何不拿出針對本案原告的十分之一的勇氣去對抗證監會?”許律師認為光大證券面對投資者和證監會的態度截然不同,是“欺軟怕硬”的表現。
庭審最后,審判長詢問雙方是否愿意調解,有原告律師表示,如果被告不同意調解或者賠償投資人所有的損失,則原告方保留請求上海市公安局對光大證券涉嫌內幕交易罪立案偵查的權利。隨后,光大證券方律師表示,回去問公司領導后再做決定,并沒有當庭拒絕調解。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在之前的證據交換過程中,被告方曾明確表示不調解。
《投資快報》發自廣州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