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亞宏 倫敦報道
雖然藝術修養并不是在英國當政客的必備條件,可良好的記憶力卻是不可或缺的。光是憑借后者,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訪華前夕又在繪畫方面扮演了一次“知華派”的角色。
在訪問中國前一周的大清早,卡梅倫到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參觀了那里的中國古典繪畫特展。依靠30多年前高中時學過的藝術史的殘留記憶,卡梅倫對宋徽宗的《瑞鶴圖》贊不絕口:“這比達芬奇的作品還要早了幾百年”。
好記性讓卡梅倫成功地把中國與西方的古典繪畫放在一起考量,相比之下能記住幾年前剛發生的事對他來說就更是小菜一碟了。卡梅倫政府成立后不久,曾定下中英雙邊貿易額到2015年突破千億美元關口的宏大目標,現在時間早已過半,雖然中英貿易已經從2009年的392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631億美元,但距離目標還需要跑得更快。
當然,為了推進計劃,卡梅倫也在努力,比如在12月初的訪華時,他將率領一個由150人組成的龐大的商貿代表團。這是卡梅倫擔任首相以來出訪時帶領的規模最大的代表團。在這支代表團中,大部分由英國企業界代表組成。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代表并非都來自大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等規模公司的代表,而數量龐大的中等規模公司則是英國經濟的真正支柱。
卡梅倫本人對本次訪華的經濟目標也毫不諱言,他稱:“我將會帶領高級部長以及各個領域的商界領袖,去建立一個能夠讓兩個國家都受益的關系。”他還指出,此次訪華會幫助英國的公司來評估中國的巨大市場,并為英國迎來更進一步的中國投資做準備。
占領市場和吸引投資,這將是英國訪華代表團的重要任務,而團長卡梅倫正是英國的“首席推銷員”。而從首相以下,自打三年多前英國聯合政府上臺以來,唐寧街邊上的外交部就有向“對外經貿部”發展的趨勢,外交部的官員們都成了打著米字旗的推銷員,在向各國推介英倫三島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順帶招商引資。
由于經濟不景氣,作為救命稻草之一的經濟外交已經越來越成為英國外交部的一項重要使命,不但外交大臣黑格經常和商務大臣凱布爾等經濟官員一塊出席活動,努力推介英國,政府還將不少駐外使領館也改造成英國“外向經濟的橋頭堡”。而對于向中國這樣經濟具有活力的國家,英國的“外向經濟的橋頭堡”還在不斷擴建,比如為了節約經費,近幾年英國外交部裁撤了一批領事館,而駐華使館則逆流擴容,還加派了50名外交官。
英國經濟外交中的“人海戰術”看上去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今年前10個月,中英貿易同比增長7.5%,遠超同期中歐貿易0.5%的增長率,中英貿易在歐盟內繼續領跑,英國超過荷蘭成為中國在歐盟內第二大貿易伙伴。
當然卡梅倫并不滿足這番成就,在他眼里中國仍是一座尚待開發的富礦,因此訪華之行除了選擇傳統的北京、上海,還有杭州這些東部城市外,還特意加了一站成都。卡梅倫對成都站充滿期待,那里不僅代表著中國廣闊的西部市場,而且他“聽說那里的火鍋很好吃”。這條建議來自漢普郡博洪學校的幾名學習普通話的英國學生,在訪華前卡梅倫特意在唐寧街十號的首相官邸接待了這些學生。當時首相府用紅茶和餅干招待學生,而比起這些清淡的食品,學生們更喜歡味道濃烈的中餐。如果卡梅倫聽從建議,在四川嘗了火鍋后,大概他會留下新的深刻記憶。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