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吳建華發自湖北巴東
210
2012-5-21
4月17日,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巡視員、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柳源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三峽工程進行了3次175米試驗性蓄水后,“地質災害有逐漸增多的趨勢,需要及時采取工程處理或搬遷避讓措施”,新增的搬遷人數大約涉及10萬人。
《投資者報》記者5月10日至12日赴湖北省巴東縣調查了解到,2009年2月啟動的巴東縣黃土坡滑坡體整體搬遷工程,是目前正在進行中的三峽庫區最大的地質災害搬遷項目,涉及城區2萬人口,規劃搬遷補償安置資金約11億元。
記者發現,黃土坡搬遷安置區設在與縣城隔江相對的神農溪片區,屬于新開發城區。目前安置房建設完成近半,但配套設施輪廓還不分明,已完成換房安置的居民大部分仍在縣城駐地西壤坡居住。
黃土坡滑坡整體避險搬遷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下稱“黃遷辦”)5月11日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坦承,由于搬遷資金缺口較大,原規劃的三年期限、今年底完成全部搬遷任務的目標可能無法實現。
巴東移民再搬遷 涉及2萬人
湖北省巴東縣是三峽庫區移民大縣,據該縣2011年移民工作總結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巴東縣累計完成搬遷安置46097人,其中:農村13017人、縣城28343人、集鎮4737人,完成移民投資26.3億元。
就在該縣三峽移民初設任務基本完成之時,巴東如今又面臨整個三峽庫區內最大的滑坡體整體搬遷的壓力,《投資者報》記者在巴東縣了解到,黃土坡滑坡體整體搬遷涉及11個居民小組,72家單位,13家工礦企業,22家副業設施,總人口近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475戶15713人,房屋總面積68.87萬平方米。
黃土坡社區隸屬湖北省巴東縣信陵鎮,是巴東縣首次移民搬遷的新城地址,一度是巴東縣城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總面積135萬平方米,區域內總人口近兩萬人,約占整個巴東縣城人口的1/3。
《投資者報》記者5月10日走訪時看到,黃土坡主街金堂路上商鋪林立,雖然由于搬遷近一半的商鋪空懸招牌、大門緊閉,也有不少仍在營業,巴東縣原縣政府、殘聯、交通局、勞動局等單位都坐落在這條街上,要不是因為地質上屬于沿江滑坡區域,這兒原本可以繼續它往日的繁華。
現在黃土坡整體避險搬遷工作以及神農溪片區的安置項目建設是巴東縣的頭等大事。2009年2月,項目啟動后,巴東縣專門成立了黃土坡滑坡整體避險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縣長分任組長和指揮長。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縣移民局綜合科,對外簡稱黃遷辦。
此前,該區域仍是縣城居住人口最多、建筑面積最大的地區,據說最多達到4萬人口。現在除了原縣政府大樓改為榮盛制衣廠還在經營,其他單位基本上人去樓空,大街上不時能看到一些被拆毀的建筑物,部分建筑垃圾還未來得及清理。
公開資料顯示,巴東縣最早是在1988年為配合三峽工程建設規劃,從現在的淹沒區往上搬遷的,當時為什么選擇具有滑坡地質風險的黃土坡作為縣城中心?
“黃遷辦”的上述工作人員5月11日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坦言,“黃土坡的地質勘查有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黃土坡確定為縣城新址是在1982年,當時湖北省綜合勘察院編制的巴東縣城新址黃土坡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認為黃土坡新址整體是穩定的。
1992年長江委綜合勘察局,最早發現巴東新縣城坐落于黃土坡滑坡體上,但各方對于黃土坡是否存在深層次滑坡問題,以及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存有爭議。《投資者報》記者在黃土坡金堂路68號巴東縣工商銀行辦公樓原址正門墻面上發現,1995年10月竣工的字樣清晰可見。
直到2004年3月,湖北省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巴東城區地質安全問題,并以省長辦公會議紀要([2004]38號)的形式明確指出,要調整巴東城市建設規劃,嚴格控制城市建設規模;不安全區和安全較差區不允許修建任何新的建筑。
“黃土坡從此未添一磚一瓦,并且開始了局部的搬遷工作。”“黃遷辦”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然而,此前有多少政府單位和居民新建筑落成,因而面臨今天速朽的命運,我們不得而知。
資金缺口5個億 目標難達成
2008年12月22日,國家財政部、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向湖北省人民政府發了《關于湖北省巴東縣黃土坡滑坡處理問題的函》(財企函【2008】34號),同意在黃土坡滑坡體上實施居民整體避險搬遷,明確搬遷資金共需5.5億元,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按照7:3的比例共同承擔,即中央財政承擔3.85億元,地方財政承擔1.65億元。
“這5.5個億是國家三部委按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治理搬遷避讓群眾補償標準適當提高,按人均3.5萬元的標準估算投資,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但遠遠不夠。”5月11日,在巴東縣移民局綜合科辦公室,“黃遷辦”的上述工作人員拿出厚厚的搬遷規劃指給記者看,“2008年12月國家三部委確認實施整體避險搬遷后,2009年2月巴東縣委托長江委制定了搬遷規劃,長江委根據實物資產補償和安置需要,采取倒推法,估算搬遷所需資金11億元。”
資金使用計劃大致是:新區建設3.4億元、滑坡體實物補償及環境整治6.1億元、其他安置區征地補償及基礎設施費0.3億元、勘測設計規劃管理等費用0.9億元、基本預備費0.2億元及有關稅費0.1億元。
“黃遷辦”的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強調,“巴東縣黃土坡滑坡體搬遷情況特殊,規模相當于一個小縣城搬遷,需在新區建道路、供水、供電、排污、排水等設施,不可能簡單地按人頭補償后達到整體避險搬遷的目的。于是巴東縣參照三峽移民補償方式,即按實物補償搬遷制定了搬遷規劃。同時,搬遷規劃投資規模三部委是按人均確認的總投資規劃的。”
記者注意到,2011年9月在黃土坡新址完成遷建并投入使用的巴東一中項目就花去2.23億元。
“黃遷辦”的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投資者報》記者,5月中旬,國家發改委派出的國家項目投資評審中心專家組將來巴東現場核查黃土坡滑坡體搬遷情況。核查組將逐項檢查搬遷規劃中各項目的必要性和執行情況,作為發改委是否追加投資的重要參考。“這次核查是我們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的好機會。”
他向記者坦承,“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缺口大,將近5個億”,按照現有進度,巴東縣2009年3月制定的整體搬遷總體工作方案,提出“三年期限、全部搬遷”的目標可能無法完成。
巴東縣公開信息顯示,目前黃土坡整體搬遷完成安置約2300戶,9000余人,約完成搬遷進度的一半。“滑坡體企業搬遷剛剛啟動,部分任務估計推遲至2013年進行。同時,滑坡體舊房拆除涉及財產歸屬、安全等問題需妥善處理,大部分任務估計在2013年完成。”“黃遷辦”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何利民是這2萬人中的一個,今年三十出頭的他,是1995年從三峽水庫淹沒線以下搬到黃土坡的,現在與妻子兩人在黃土坡金堂路上開一家烤鴨店,租一個只有四五平米的小門臉。他告訴記者,搬遷開始以來生意就越來越不好。“原來這里是巴東縣最熱鬧的地方,現在一些在西壤坡(現縣政府駐地)有房子的人都搬走了,剩下的人不到原來一半,哪里有什么生意呢?”
“其實我們也想早點搬,但神農溪那邊連住房都沒建好,更別說配套設施了,搬過去我們怎么生活?” 何利民一臉無奈地對記者說,“去年的房租是九千多,今年跟房東商量減了兩千,還是不賺錢。”目前他還沒被告知確切的搬遷時間。
補償標準遠低于三峽移民
記者在當地還了解到,此次三峽移民再搬遷的補償與原來的三峽移民補償截然不同。趙文星對記者表示,“按國家三部委文件,黃土坡滑坡整體避險搬遷屬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范圍,與三峽移民有本質區別。”
這鮮明地體現在二者政策待遇的差別上。黃土坡搬遷基本上是一次性實物資產補償安置,而三峽移民是按戶籍人口制定的安置標準,當地居民若在黃土坡僅有戶口而沒有房屋等實物資產,將得不到任何補償。
“黃土坡搬遷補償標準較低,無后續服務政策。”“黃遷辦”的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然而記者在當地采訪時發現,大部分受訪居民不能分辨黃土坡搬遷與三峽移民的區別,只不過他們大多本身也屬于三峽移民,所以對此并不在意。
最近關于三峽大壩蓄水導致庫區兩岸資質災害增多的報道屢見報端,然而當地政府官員仍然把三峽工程和三峽移民的爭論視為禁區。當地一位宣傳部門官員對記者坦言,“國家對于三峽工程的爭論也是近幾年才放開的,還是比較敏感的話題。”他希望記者把關注點放在黃土坡搬遷工作的成績上。
《投資者報》記者5月10日在黃土坡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門口的告示牌上發現:巴東縣對黃土坡地質監測顯示,臨江1號滑坡體在三峽水庫蓄水和退水期間有深部位移變形加劇現象,2號崩滑體地表局部變形較明顯。
“多年的檢測結果表明:黃土坡滑坡整體處于基本穩定狀態,滑坡變形位移加劇與庫水位漲落有一定的對應關系。”
其實在三峽庫區有很多個這樣的“坡”。它們遍布在奉節、云陽、秭歸、巴東,包括巫山縣的白門坡滑坡和殘聯滑坡、奉節縣的三馬山滑坡和寶塔坪滑坡、萬州區的和平廣場滑坡、關塘口滑坡、草街子滑坡和清泉路滑坡、云陽縣的故陵滑坡、開縣的渠口滑坡、康家嘴滑坡。幾乎每一個滑坡背后,都是新城市建設的曲折縮影。
4月17日,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巡視員、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柳源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三峽工程進行了3次175米試驗性蓄水后,“地質災害有逐漸增多的趨勢,需要及時采取工程處理或搬遷避讓措施。”并表示新增的搬遷人數大約涉及10萬人。
以黃土坡搬遷投資的5.5億計算,這10萬人搬遷資金大約需要27.5億元,若以11億計算,搬遷資金需要55億元。這個成本還不包括,居民投入的不在補償范圍內的損失,例如門面裝修費用。
陳勝利夫婦租的巴東縣人大的門面開個玩具店,門口的空地上,安裝了旋轉木馬等一些供孩子們玩的游戲項目。他們這個店,旁邊就是莊嚴氣派的縣委縣政府大樓,對面是巫峽廣場,節假日生意還算不錯。
陳老板告訴記者,“我在巴東做生意十七八年了,搬了多次,黃土坡搬遷對于咱們租房做生意的人沒有一點補償,像我們租門面做生意,都是自己裝修,一投就是好幾萬,一說搬遷全都打水漂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