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雪峰
今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發布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2年修訂),并將于5月1日起施行,預示著創業板退市制度最終確立。
創業板本來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兩年以來,創業板“三高”(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募資額)問題不斷,特別是2011年以來,諸多創業板公 司業績頻頻變臉,與上市之前的高增長形成天壤之別,亦與管理層推出創業板的初衷背道而馳。事實上,在創業板退市制度發布以前,管理層曾多次就創業板退市制 度展開討論,并要求券商強化創業板投資者教育,經過一些列前期準備工作,推出創業板退市制度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對于創業板退市制度,業內眾 說紛紜,獨立財經評論人皮海洲指出,該制度存在重大不足,對于*ST大地(002200)之類的造假公司無計可施。不過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在接受本 刊采訪時表示,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退市,讓大量的創業板公司退市并不是管理層的最終愿望,管理層意在通過該制度引導創業板公司實現業績的增 長,進而促進創業板向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
創業板退市制度力度空前
李大霄指出,在推出創業板退市制度之前,滬深主板其實不乏上市公司退市 的案例,如三板中云集著大量的退市公司;有些公司即便沒有退市,但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ST),隨時有退市的可能性。因此,說A股此前沒有退市制度是 不準確的,只不過這種退市制度并不成熟,對績差公司的打擊力度較小。如退市風險警示就是很典型的緩沖機制,理論而言,上市公司達到退市標準后應立即退市, 但退市風險警示則給予了上市公司一到兩年的緩沖期,在此期間,上市公司可通過各種方法做表面文章避免退市,其基本面其實并未大幅度改善。創業板退市制度則 不然,創業板公司一旦觸發退市條款,則管理層將立即責成其退市,沒有緩沖期。 再如,部分面臨退市的公司不致力于企業經營,反而將大量精力和資 金投入資產重組,而資產重組也往往成為這些公司扭轉困局的砝碼,或獲注資產、或被收購等不一而足,其結果是本該退市的公司仍然在資本市場作困獸之斗。創業 板退市制度則不然,明確規定了創業板公司重組將受到諸多限制,單純為避免上市而拋出的重組方案是得不到監管層認可的。
李大霄還指出,以往有些公司退市之后,往往會成為香餑餑,因為殼資源珍貴,其他的公司會“借殼上市”。創業板退市制度則加大了借殼上市的難度,從制度上封住了市場瘋搶殼資源的畸形現象。
李大霄總結道,創業板退市制度不是主板退市制度的翻版,具有強度更大、影響更遠的意義。
?
退市是手段 治市才是目的 李大霄對記者表示,目前市場上有一種誤解,即認為管理層推出創業板退 市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讓大量績差公司退市。其實這種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該制度的推行確實會讓一部分公司退市,但管理層的最終目的并不在此,管理層旨在 通過退市促進創業板向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即退市是手段,治市才是目的。 李大霄形象的指出,創業板退市制度既是為了“抓壞人、保好人”,更是 為了“將壞人變成好人”,部分創業板公司上市前過度粉飾,造成業績透支,上市后業績大變臉且遲遲得不到改善,高管也頻頻減持套現,這種公司應該退市。但另 外一些公司經營理念并沒有問題,主營業務也較為健康,只不過受行業突發性事件影響而造成業績下滑甚至虧損,這類公司仍有存在的價值,而不應該退市。還有一 些公司確實出現過業績下滑的現象,但公司正在努力改善,這類公司也不應該退市,相反,管理層應適當幫助這些公司走出困境。 李大霄最后表示,創業板退市制度是針對創業板公司量身定做的,在短期內會對市場形成一定的負面打壓。但長期來看,由于該制度旨在優勝劣汰,因此可增加績差公司的危機意識,逐步引導上市公司走向正途,亦可改善績差股的投機氛圍,對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大有裨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