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逐月下滑 八成投資債券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8日 23:43  投資者報

  《投資者報》記者 占昕

  2012.4.9 204期

  “銀行理財產品一直賣得挺好,今年也是。”近日,某省會城市的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小張對《投資者報》記者說,“供不應求,理財產品一發行就賣完,一些投資者都不問投資方向直接購買。”

  據了解,在今年一季度的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市場中“錢多了,產品少了”現象明顯。3月份,在市場狂跌、個股哀鴻遍野之中,投資者的信心不斷被打擊。“股票跌得很慘,不炒股的投資者都來買理財產品了。”小張告訴記者。

  年初以來,投資理財產品的客戶資金量有明顯增多,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顯得少了許多,“2月20日,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銀行資金趨緊狀況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產品發行不多的原因之一。”

  據Wind統計數據,《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發現,一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趨緩,超短期產品急劇縮減,預期收益率全線下降。

  一季度發行趨緩

  《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分析,一季度的發行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發行數量平平。以銷售起始日期計算,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止,各銀行共發行了6312款銀行理財產品,1月發行較少,共計1780款,2月和3月的有所增加,總體仍較為平淡,分別是2275款和2257款。

  從發行銀行來看,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微博)浦發銀行(微博)的發行居前,發行數都在300款以上,前三名超過500款。

  第二,預期收益率下降。從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來看,前三月的收益狀況普遍不高,有明顯下滑的趨勢。1月份平均收益率最高,為5.07%, 2月份和3月份分別為4.92%和4.84%。

  由于正值降息通道,理財產品的收益才出現下行的趨勢。“3月底是月末加季末的特殊節點,攬儲欲望卻不及6月、12月來得瘋狂,市場對于下調存準率的抱有希望,貨幣市場流動性從緊的改善也是事實,收益明顯不及去年。”北京某專業理財人士分析。

  在單品預計最高收益披露8%(含)以上的46款產品中,除極個別零星出現的中資銀行,其他均來自外資銀行。

  第三,信托業務模式占比不小。銀行理財的投資渠道眾多,但在6312款產品中,含信托業務的產品就占了約38%,銀信合作的熱情依舊不減。

  第四,不保本產品一半略多。在保本比例中,除了約4%的產品未披露是否保本外,56.57%的產品不承諾保本,39.16%的產品承諾保本100%及以上。

  第五,歐元類外幣發行不濟。從月度數據來看,在人民幣產品占主導的前提下,美元、澳元、港幣緊隨其后,甚至在3月,港幣發行略超澳元,排行第三,而與之相反,今年的歐元類產品在均在港幣之后,只高于日元、新西蘭元和英鎊。

  銀率網分析師分析,歐元區疲弱的經濟數據和市場對未來歐元區黯淡的經濟前景預期,將拖累歐元的走勢,而商業銀行在歐元產品的發行上也保持了謹慎的態度。

  債券投資依舊火熱

  與去年一樣,在銀行理財產品中,債券仍是主要的投資流向之一。

  《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統計,除20%未披露投資流向的產品外,投資品種含債券配置高達76.72%。債券投資的配置無疑撐起了銀行理財產品的一片天。

  “中國的股票市場發展很快,債券卻未怎么發展,近幾年,中國經濟轉型,對于國內的債券市場是一個發展的良機。”北京凱世富樂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喬嘉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喬嘉解釋道,中國經濟的轉型涉及到眾多公司的經營,從投資角度來看,債權相對于股權,在償還順序中優先,更容易幫助投資者在目前的形勢下捕捉到經濟的一個基本增長,“轉型有痛苦,債券(債權)角度去承擔痛苦相對股票(股權)也更合理,而市場更傾向于債券的發展。”

  喬嘉表示,債券屬于固定收益類產品,選擇債券需要考慮評級、發行人素質和承銷人的能力,從國內的債券市場來看,3A級債券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多,2A級的約5%~6%,A或2A-的則在6%~7%。

  中長期產品受寵

  在一季度的產品中,超短期的產品幾乎銷聲匿跡。統計顯示,期限短于半個月的產品僅占總數的3.18%,年化最高收益率大部分低于4%的水平,表現不顯眼。

  對于產品期限的時間拉長,業內人士認為,在資金面寬松以及未來對降準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市場利率有下降的趨勢,不排除在CPI繼續走低的同時,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水平可能更低,從而帶來理財市場的新變化。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隨著調降存準預期增強,中期產品依然會是市場的熱點。“配置中長期產品,鎖定眼下相對高的收益,或許是不錯的投資選擇。”小張說。■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