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白酒企業公開真酒銷售渠道、網點和供應量、公司假冒產品產銷商名單和案件查處情況將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對消費者而言,可以從正規渠道購買到保質真品
■本報記者 夏 芳
一年一度的“3.15”揭發出多個食品鏈中存在的黑幕,也多少凈化食品行業向更加健康的道路邁進。然而,在假名牌酒橫行的今天,如何遏制假酒盛行不僅是企業的主要責任,也讓監管部門列入了主要議程。
據媒體報道,近日,國家質檢總局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商定后,組織首批8家骨干白酒企業簽約進行“兩公開”:即公開真酒銷售渠道、網點和供應量;公開假冒產品產銷商名單和案件查處情況,它們將在60日內向社會公開產品銷售信息,這8家企業分別是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江蘇洋河、汾酒杏花村、郎酒、劍南春、水井坊。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對上述企業一一核實,但是并沒有從企業得到確認。
在白酒專家和業內分析師看來,公開白酒企業的渠道和供應量將對企業的品牌宣傳和消費者將更加有利。
“兩公開”讓信息透明化
有利打假保優
據了解,此次針對白酒企業的“兩公開”的具體實施辦法,與會企業達成如下共識和承諾:公開產品品種。每個企業確定1~2種品牌影響力強、銷售數量大、經濟效益好、市場占有率高和假冒行為集中的主導產品,作為先行公開的品種,并根據生產經營情況變化,及時補充和完善。另外,公開監督渠道。以企業官方網站、行業協會官方網站、政府食品生產和流通監管部門網站為主,充分利用社會公眾媒體進行信息發布和輿論監督。公開相關資料。包括生產企業名稱、商標和商品名稱、企業打假維權或售后服務機構的聯系方式;每個產品在每個地區市場每年的供應總量(公布到縣級);指定經銷商(批發)和專賣店名錄及聯系方式;主要零售和餐飲網點名錄及聯系方式,其中直轄市、省會和副省級城市、地(市)級城市、縣級的網點分別不少于300家、100家、30家、10家。
對此,白酒專家鐵犁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質檢總局對白酒企業如此要求是一件好事,可以使企業在管理上走向更加正規、透明,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而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一舉措滿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能夠正確引導消費,讓消費者從正規渠道購買到保質真品;其次是有利于打假保優,使政府監管部門執法打假、品牌保護工作有的放矢。
白酒企業抱團公關
重建消費者信任度?
眾所周知,高端白酒已經步入千元時代,而巨大的毛利讓企業獲得了較高的利潤,然而,高端假酒泛濫也是不爭的事實。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市面上的茅臺酒有90%是假酒,在茅臺鎮都難喝到真的茅臺。”類似這樣的消息在業內也屢見不鮮,另外,五糧液、洋河股份、水井坊等企業每年花在打假方面的費用也不少,然而,盡管企業和監管部門都在努力的打假,但是,假酒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上屢打不盡的假酒主要原因是企業的銷售渠道、銷售量不透明有關,而這些數據對企業來說可以說是“機密”,如果要這些“機密”公開,對企業來說是有利還是有弊呢?
對此,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政策的意義就在于重新建立起消費者對白酒行業的信任度,有利于其長期發展。對于一線白酒品牌來說,在發展初期,銷售商、銷售渠道這類信息的確屬于機密資料,對其保密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當前一線白酒企業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此時公開這類信息有利于行業規范發展,這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不過,在梁銘宣看來,目前一線白酒企業如此做的目的主要表現出了采取“抱團取暖”式的公關策略。
“當前白酒行業成為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的焦點性行業,不僅有前期扣上“奢侈品”的帽子情況,還牽涉到相關部門的腐敗問題,而且長期存在的假冒產品猖獗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在這一形勢下,一線白酒企業采用這類舉動,是為了保障其行業信任度,同時再次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的意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