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剛是“60后”,名校畢業,海外留學背景,擁有國內外券商工作經驗,使得他成為證監會里為數不多的“多棲改革派”,被業內稱為“既懂證券、又懂期貨”的全能型監管者。
自1993年起,姚剛先后擔任了證監會期貨部副主任、主任,親歷了彼時期貨市場興衰起伏。1998年,他臨危受命,執掌君安證券。1999年,國泰君安證券合并成立,參與整個合并重組過程的姚剛,出任國泰君安總裁、副董事長。而后,他帶領這個剛剛合并不久的證券公司探索走上“穩定、規范和發展”之路。在國泰君安證券任職期間,他還從行業角度提出證券市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稱“正確處理證券市場穩定、規范和發展的關系,實際上就是在保護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也是證券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此前姚剛還提出了“有效監管”概念。他認為,監管是保證市場規范發展的重要外部條件。依法監管、持續監管是實現“有效監管”的保證,可以改變市場的投機之風、造假之風,凈化市場環境,有利于上市公司和證券經營機構、中介服務機構轉換經營機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增強投資者長期投資的信心,避免市場大起大落。
2002年,姚剛再次受命回到證監會,擔任證監會發行部主任,2008年2月任證監會副主席。迄今為止,經由這位監管者主抓的部門有期貨、發行、基金,以及眼下正在被市場所熱議的國際板。
截至2010年10月底,62家基金公司管理資產超3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為2.5萬億元,社保基金3151億元,企業年金1067億元,專戶資產1124億元。基金持股市值為1.89萬億元,占兩市流通A股的10.61%,占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的53%。對比2003年,彼時國內已開業的基金管理公司只有32家,已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共90只,基金凈值1562億元,僅占A股股票流通市值的13%。
在提到基金業發展時,姚剛曾提出,推動《證券投資基金法》及其配套法規的修改,為基金業進一步發展提供法制保障;進一步推動銷售市場的專業化發展,調整專業銷售機構的準入門檻,鼓勵專業銷售人員設立基金銷售機構。
從長遠來看,姚剛還稱,基金業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進一步推動產品創新,促進公司差異化、特色化、國際化的發展。及時總結完善基金產品分類審批制度,擇機推出成熟產品標準化的格式合同,進一步簡化審核程序,研究探索基金產品的注冊手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愿景亦在證監會“十二五”資本市場征求意見稿中已有所延續。有關降低公募基金管理費率、放寬基金公司股東資格、陽光私募的合法化等焦點問題均被納入規劃中。
姚剛還曾公開表示,“如果基金公司不能在規范運作、誠信經營方面下苦功,持有人利益的保護就是一句空話。”
嚴打樣本集中披露于2011年。有關韓剛、許春茂等前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利用內幕信息進行違法違規行為先后經由證監會調查取證、公安機關立案、并受到相關刑事裁決。證監會發布的最新監管動態信息顯示,11月底,李旭利“老鼠倉”事件調查取證完畢,目前正等待開庭審理。
【作者:李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