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證券 > GDP萬億俱樂部城市半年報出爐 > 正文
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降低,一種情況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還有一種情況,是“行有余力而不為”,為主動調控。北京屬于后者。對末位排名,北京有準備。制定“十二五”規劃,北京把五年年均增速審慎確定為8%,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最低。
首都北京以一個事實上”墊底”的8%的GDP增速為發展目標,實際上已透露出諸多令人欣慰的信號。其一,發展理念的真正轉變。近幾年來諸多地方日益圍繞GDP數據做文章,衡量地方發展上也多以GDP增長數字說話,不排除已經導致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片面和扭曲因素。而北京市一個“降下來的8%”,無疑是對不當GDP觀念的積極扭轉。
其二,這個“墊底”GDP是“心里有底”的GDP,是主動降下來的GDP,也就有了更值得喝彩的成分。北京市今年以來,實施“控車市、調樓市、首鋼退市”三大舉措,吃掉了北京1.8%的增速。三大舉措打造的是“宜居”和“長遠”,這樣的主動“降”反而更值得期待。
其三,主動降速又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發展策略。通過GDP數字的降低,贏得了更充裕的結構調整時間,節約了寶貴城市資源,反而為下一步發展獲得了更寬松環境。上述因素應是首都北京反而以GDP“墊底”感到欣慰的主要因素。
北京市GDP“墊底”,另一方面卻是民生和百姓福祉的提升。職工工資收入增長了,財政收入增加了,服務業比重增加了,能耗下降了,環境改善了,群眾認可了。然而,像北京市這樣敢于將GDP“墊底”的地方并不多見,一些地方在今年年初兩會期間承諾的“降速”實際上并未實現,地方官員依然較多害怕GDP“掉速”影響觀瞻和政績,在相互攀比上依然是以GDP論輸贏。
問題令人深思。其實,一個扭曲的政績觀和不當的GDP模式,就可能成為影響政府形象,影響長遠發展的一個巨大障礙,而且,這一習慣性思維在一些地方和領域已根深蒂固、短期內無法根本扭轉。某地的三兩年就“倒塌的大橋”,事故頻仍的“高鐵發展速度”,也莫不是“發展中求急求快”有關。面對頻繁發展的一些社會問題,也是時候從根本上解決不當的GDP發展觀了,而北京市甘當全國“墊底”的GDP增速模式,不僅帶了一個好頭,也或是一個理念轉變、最終惠及民生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