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俗語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看似瑣碎的事務不僅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可以從某些方面反映出資本市場的冷熱,以燃氣、電、水等為代表的公用產品價格調整,食用油等日用品調價,又將在資本市場掀起怎樣的風浪?本報今日專門對此進行盤點分析。
食用油成本壓力有實也有虛
不執行限價最高可罰500萬元
■本報記者 李 冰
7月10日魯花集團撤回漲價通知之后,7月21日有媒體報道稱,食用油巨頭金龍魚、福臨門也在醞釀漲價,并已向國家發改委提起申請漲價,漲價幅度在5%左右。
《證券日報》記者多次致電中糧集團及益海嘉里集團相關負責人但都未給予回復。
據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表示,按照目前進口大豆的成本和大豆油的售價,加工企業加工每噸大豆虧損200元左右。益海嘉里和中糧目前大豆加工量分別處于國內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兩大巨頭承認面臨成本壓力,但是否調價還需考慮各方面因素。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由于原材料價格、人力、物流、電力等成本上漲,食用油企業成本壓力較大,利潤受到擠壓,限價令使企業暫時將成本壓力進行內部消化,現在企業提價卻面臨著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企業何時提價,提價多少都成為一件難事。”
漲價壓力不小
據了解,食用油限漲令到期已一個月有余,但食用油價格正在慢條細理地悄悄上漲。
簡愛華認為:“食用油企業漲價愿望依然強烈,而小型食用油企業在大食用油企業漲價前并不會冒著失去原有市場份額的風險而貿然漲價,在價格上很大程度向大食用油企業看齊。”
在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數據中可以看見,三大食用油品種中,花生油從5月至今已連漲9周,菜籽油和豆油也整體處于上漲趨勢。商務部最近的監測數據顯示,6月27日至7月3日,糧油零售價格穩中有漲,菜籽油、花生油分別上漲0.3%和0.1%;豆油與前一周基本持平。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發布本期商務預報顯示:上周(7月11日至17日)國內食用油零售價格比前一周(下同)上漲0.6%,其中花生油、豆油、菜籽油零售價格分別上漲1.1%、0.4%和0.3%。
6月下旬,國家發改委曾摸底全國食用植物油庫存,當時,有業內預估,摸底完畢,國家將制定新的食用油調控政策。不過至今并無下文。
廣州期貨分析師秦海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候表示,7月-9月是大豆最易被炒作的季節。中國大豆主要來自美國,這個季節自美國進口的大豆成本或大幅提高,豆油也將受影響。同時,最新調研報告顯示,今年國產大豆產量將降20%-30%。因此,國家發改委摸底庫存,以備調控之需。
去年12月以來,盡管大豆、毛油、人力成本持續攀高,但在國家發改委的約談下,食用油限價令延續半年之久。近日,花生價格持續上漲,以花生油為主的魯花終于扛不住了,決定旗下花生油漲價5%。據了解,今年我國花生減產,且質量有所下降,價格上漲之下,農民反而更為惜售。去年,花生上市時的價格在每噸8400元左右,但目前用于榨油的花生價格漲到每噸10000元以上,作為食材的花生價格最高達到每噸15000元。此外,人工、物流以及電力等多種生產成本均在上漲,使其盈利壓力增大,最終選擇漲價。
相較于大企業一些小型食用油企業早在2010年12月就有部分已經停產,早在2010年12月2日,國家發改委約談中糧、益海、九三和中紡四家食用油巨頭,提出兩條要求,保證供應、穩定價格。四大食用油巨頭全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60%左右,管住了四大巨頭就等于擰緊了食用油漲價的龍頭。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就曾對外表示,據他了解,南方的一些食用油企業也已經停產了。停產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在政府的限價調控下,食用油生產企業初現虧損。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表示,目前市場存在“倒掛”現象,其中以花生油“倒掛”現象最為明顯,去年,花生上市時的價格在每噸8400元左右,但目前用于榨油的花生價格漲到每噸10000元以上,作為食材的花生價格最高達到每噸15000元,花生的價格與去年相比幾乎翻倍,加上人力成本、物流、通脹等的多重因素影響,加劇了此現象,最直接的解決方法是提高終端產品的價格,其次,就是通過縮減產品生產線來減小虧損額度。”
但近日市場有消息稱,近日國儲將定向銷售400萬噸臨儲大豆以緩解油企虧損狀況。
不執行限令價
最高可罰500萬
7月18日,業內傳言國家將再次定向拋400萬噸大豆以緩解油企虧損狀況,但現在未得到證實。業內人士表示,400萬噸大豆將相當于國內一個月大豆用量,拋儲大豆的傳聞會令市場產生一定恐慌情緒。
對此傳聞,光大期貨分析師趙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此提出質疑表示:“國儲庫存量在400-500萬噸,如果拋400萬噸,相當于儲備的大豆基本全拋了。從國家安全儲備的角度看,這種可能性應該不是很大。而且上次計劃定向拋300萬噸給油廠,但最后油廠也只要了220萬噸。這也說明目前油廠并不缺豆。”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再度拋儲大豆的目的在于:一是為了彌補油廠虧損的局面,二是為了輪儲庫存的2008年陳豆。
從歷史經驗來看,拋儲對大豆價格的實質影響有限,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影響。趙燕表示,“拋儲無疑會對短期豆價構成壓力,因而近兩日盤面走勢較弱,但更多影響還是在心理層面。因為拋儲定向為指定油廠,對整體市場實質影響不會太大。”
企業不敢貿然漲價的原因不止是發改委的約談,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國務院在2010年10日公布了修改后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
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負責人在解讀新《處罰規定》時說:《價格法》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可能顯著上漲時,國務院和省級政府可以采取價格干預措施;市場價格總水平出現劇烈波動等異常狀態時,國務院可以采取價格緊急措施。為保障政府在必要時依法采取的價格干預措施或緊急措施的有效執行,新《處罰規定》加大了對不執行法定價格干預措施或緊急措施的處罰力度,罰款上限由現行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那么不難看出,其中緣由對于食用油企業來說漲價或是何時提都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