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曹攀峰
同經紀業務類似,券商資產管理產品的發行也無法擺脫“靠天吃飯”模式。受6月份股市連續陰跌影響,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和規模大幅下降。不過,自6月底以來,大盤出現反彈,券商資管理財產品的發行逐漸重新活躍起來。
股市有諺語“五窮六絕七翻身”。對應到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A股在5月和6月連續上演了“五窮六絕”的行情。受此影響,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6月也上演了“六絕”行情,其發行數量和規模均出現大幅下降,其中發行規模與5月份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據Wind數據統計,6月份僅有4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實施發行,發行規模共為2.14億份,其中,發行數量較5月份環比減少了10只,發行規模則環比下降了近77億份。
以第一創業創金靈活成長1期和光大陽光集結號收益型三期兩只產品為例,前者從6月7日開始推廣,后者則從5月初開始推廣,不幸的是,彼時股票市場正上演著陰跌行情,導致兩只產品成立規模均相當袖珍———前者為1.13億份,后者為1.01億份,與產品成立所需的底線規模相差無幾。因為按照《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成立的最低規模為1億元。
不過,自6月份下旬開始,大盤出現觸底反彈。受此影響,券商理財產品的發行也逐漸重新活躍。6月27日,海通海藍消費精選和安信基金寶紛紛啟動發行。而到了7月份,雖然時間才過半個月,卻已有10只券商資管產品開始或已安排了推廣計劃。
對此,北方某上市券商資管負責人表示,盡管弱市行情中資管產品往往很難發行,但該公司仍會爭取發行產品,“越是在證券市場低迷時,所發行的產品后來業績越好。”
以今年的行情為例,4月16日前,上證指數持續上漲,而后大盤扭頭持續下跌。以此為分界線,根據Wind數據對今年以來券商理財產品業績的統計,4月16日之后成立的產品中有九成獲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為1.13%;而今年年初至4月16日間成立的產品中,僅有不到四成的產品取得正收益,整體平均收益率為負,平均虧損1.9%。
券商資產管理業內人士表示,理財產品的發行難免受到股市環境影響。事實上,對于投資者而言,購買券商理財產品和自己做投資有類似之處,亦即別人瘋狂時,自己就要謹慎;別人謹慎時,往往是出手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