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一周報記者/倪鵬翔 陳金艷
嚴肅的券商研報,變得越來越娛樂。
先是3月份,平安證券、國泰君安、湘財證券、信達證券四家券商卷入中國寶安(000009)“石墨礦門”,如今還要面臨著投資者的起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石墨礦門”還沒有了結,國泰君安又深陷“瘦肉精門”,因在“瘦肉精事件”曝光后發布研報唱多雙匯發展(000895)而備受質疑。
隨后,到了6月份,券商研報集體患上了“臆想癥”。
先有中信證券關于涪陵榨菜的“天價榨菜”研報惹爭議,后有申銀萬國東阿阿膠的“增量門”和中金公司的“提價門”生質疑,而后是冠昊生物被稱為“治療腦殘的公司”,券商研報折騰出的這一系列笑話,正好應了一句俗語:禍從口出。
亂花漸欲迷人眼,亂象叢生的券商研報,還留幾分信賴?
形形色色的“噱頭”
6月28日,東阿阿膠(000423)股東大會召開。6月29日,東方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申銀萬國、招商證券等券商機構以“股東大會溝通紀要”的形式發布研究報告。幾大券商研報大同小異,總頁數在6頁左右,唯有申銀萬國研報有10頁,而且在文中還涉及“增量”。
在6月29日申銀萬國發布的研究報告《東阿阿膠——阿膠塊每公斤5000元不是夢》第5頁中明確寫道:“復方阿膠漿目前是1天服用3次,1次1支,公司計劃將說明書改為1次2支,增加復方阿膠漿的使用量。”有網友評論稱:“如果一次2支,理論上用戶藥量翻倍,銷量翻倍,利潤翻倍,每股收益翻倍,股價翻倍。至于用戶和患者的利益,恐怕就不在考慮中了!”
對此,東阿阿膠7月3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重申公司主產品復方阿膠漿用量為一次20ml(1支),一日3次。截至目前,公司未申請修改復方阿膠漿說明書用量。公告還否認了產品價格調整的傳聞,并提示公司半年報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不會產生重大變化。
羅鶄,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申銀萬國證券研究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均獲新財富醫藥行業分析師第一名。
根據《經濟觀察報》的報道,婁圣睿2007年開始跟隨羅鶄對醫藥行業上市公司進行研究,2008年,在復旦大學碩士畢業的婁圣睿正式進入申萬研究所。
婁圣睿曾說過,“研究員不僅要調研和寫報告,還要緊密跟蹤上市公司基本面和股價的變化。”
婁圣睿和羅鶄是申萬研究所的骨干分析師,但他們卻犯了低級錯誤,這導致申萬的研究能力和獨立性也受到了廣泛質疑。為此,申萬研究所不得不發表“補充說明”,承認調研報告的表述有欠缺,并發布了修改后的調研報告緊急“救火”。
申萬表示,該調研報告的表述是有欠缺的。“一是沒有準確闡述只針對特定人群‘腫瘤病人’,二是沒有準確說明必須履行的審批手續。所以,這部分文字表述不嚴謹,說明不完整。”
除了復方阿膠漿將增大劑量的“誤讀”外,申萬研報再出驚人之語:到2015年東阿阿膠塊每公斤零售價格“非常可能達到5000元”。另一份中金研報稱,“九朝貢膠從幾千元提到目前3.28萬元,今年冬至將提到11萬元左右”。
申銀萬國相關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我們認為貨真價實的阿膠作為一種原料,2015年每公斤零售價格非常可能達到5000元。”其“預計未來3-5年驢皮價格暴漲,推動公司阿膠塊價值繼續回歸”。
而中金公司在股東大會會議紀要中以問答的形式透露,“在高端營銷領域,九朝貢膠從幾千元提到目前3.28萬元,今年冬至將提到11萬元左右”。公開資料顯示,九朝貢膠是東阿阿膠旗下東阿阿膠系列產品中的“珍品”。
東阿阿膠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近期不提價,“申萬所稱阿膠塊零售價有可能達到5000元以及中金所稱九朝貢膠今年冬至將提到11萬元左右,只是券商研究人員的推測,是想當然下的結論。”
不調研,閉門造車
天價榨菜、天價黃酒到天價阿膠,對很多公司而言,高端產品意味著高價、高毛利率,也由此出現了“天價”的概念。
6月24日一篇題為《推高端產品拉升企業形象》的研報頗吸引市場的眼球。該報告的作者中信證券分析師黃巍在文中稱,涪陵榨菜(002507)今年推出600克裝的沉香榨菜零售價為2200元,成為公司最高端的產品。
頓時“天價榨菜”的消息炸開了鍋,逼得涪陵榨菜不得不出來澄清:該款產品系公司2007年初推出的禮品榨菜,產量小,對公司業績起不了多大作用。這時投資者們才知道自己“信錯了分析師”,分析師“誤讀”了時間,進而誤導市場。現在連黃巍自己都承認,沉香榨菜只是個噱頭,實際上并不產生什么利潤。但對于其是否到公司調研過,黃巍卻避而不答。之后在6月30日,中信證券就其“2200元天價涪陵榨菜”研報一事做出公開回應,承認“并未對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調研”。
“子虛烏有”的東西有時也會讓市場瘋狂一把,此前中國寶安的“石墨礦”風波,股價因此一度連續上漲,但最后發現公司擁有的所謂“石墨礦”子虛烏有,因為信息披露問題,公司及部分高管甚至受到證券交易所的通報批評,股價也應聲而落。類似的事件在深國商(000056)、TCL集團(000100)身上都發生過,市場創造了“概念”,但最后有多少概念能夠變成現實,又有多少概念只是“空穴來風”?
由于沒有對上市公司進行充分的調研,離奇研報頻發就不足為奇了。業內人士指出,真正了解一家上市公司,不在企業待上幾個月是不可能了解透徹的。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 專欄)向記者描述了一般研報的流程,應該是實地調研、總結、對比分析、合規審查。同時,從形式上說,研報種類繁多,有深入的、即時的、簡短的等,要求也不一樣。一份基本的研報從真實性、態度嚴謹上說不僅要實地調研(不一定每次都有),還要有廣泛的研究分析。
但實際上,幾乎沒有哪個機構的研究員能夠做到這樣,更有甚者,很多研究員根本都沒去公司調研,僅憑公告或網絡資料就寫出了研究報告,這樣寫出來的研究報告的準確度自然不言而喻。
賺眼球加入“標題黨”
海通證券:《華僑城A造的不僅是房子,更是品質生活》;東北證券:《第三季度行業比較報告:爬雪山、過草地,長征勝利前的一道坎》;平安證券風電行業研報:《屋漏偏逢連夜雨,雪上加霜盈利難》……
研究員中不乏文學家、銷售員和詩人,還有“標題黨”。
6月24日,渤海證券研究所發布了一份針對冠昊生物的新股定價報告,標題是《專業補腦殘,國產植入醫械并蒂蓮》。渤海證券新股定價研報中顯示,冠昊生物是顱內手術修復材料硬腦膜補片的國產龍頭,該產品近兩年增速均在100%以上,2010年公司已占該類產品國內市場份額的43%,成功實現進口替代。
此研報一出,引發網絡一片炮轟。“誰起的這標題?疑似腦殘。”“這個行業算完蛋了,已經為了眼球喪失了起碼的對別人的尊重。腦膜有病就是腦殘了?”“有沒有專業治腦子進水的?”……記者看到在新浪微博上,很多網友都對此標題嗤之以鼻。
經常上網的年輕人都知道“腦殘”一詞帶有明顯的貶義,一般有人在網上發表了一些不靠譜、“雷人”的言論,都會被其他人描述為“腦殘”,甚至帶有白癡的意思。而這種網絡用語竟然出現在嚴肅的研報中。
更有甚者,國信證券在其一份水利水電專題報告的配圖分別用了兩個人物,即上古傳說中的共工氏和堯舜禹時期的大禹。國信證券報告追古溯今,分析出善治國者必先治水,水利建設將步入“資源水利”時代,“十二五”期間水利建設將有更為豐富的內涵。該報告和圖片被網友戲評為“國信研究員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對于“標題黨”研報,李大霄說:“這也無可厚非,大家都為了吸引眼球,但不值得弘揚。”
研報出格為哪般?
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券商發布的各類研報就多達56萬份,按照一天讀10份計算,這些研報150年都讀不完。使用“雷人”的手法,才能讓研報“脫穎而出”,吸引眼球。
李大霄在接受理財一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研究機構的生存其實挺困難,原本我們是為內部提供服務,或者是為自營部門提供研報,某些公司是為券商的自營服務。此外,買方有時候認為研究所寫的報告不到位,所以研究所長期處于無收入狀態,它的功能就是給各個部門打下手。”
但是,生存難是否能成為券商研報愈發出格的原因呢?華泰聯合證券研究所原所長錢曉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造成券商研報混亂的根本原因是券商個人和研究機構的利益。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券商研報混亂,是因為目前A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做空機制,券商均以唱多為主。同時為了迎合投資者,只能唱多。只有唱多,券商才能獲取更高的傭金,在此背景下,研報質量無法提升。
事實上,券商研報往往隱藏著不可告人的利益鏈條。比如:為了獲得更多基金的分倉收入,為基金重倉股搖旗吶喊;借發布研報之機,券商自營盤從中大肆牟利;利用研報鼓吹以取悅上市公司等等。
某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上市公司與券商之間,是互相利用獲取利益的。在整個市場中,券商研究機構相對弱勢,不敢得罪上市公司,不敢得罪機構,不敢得罪投行,你讓他們怎么寫呢?
此外,李大霄認為,目前市面上各種評選太多,也是造成研報混亂的原因之一,“一旦被評為金牌分析師等,身價迅速上升,而要成為金牌分析師,前提條件是你推薦的股票必須漲,而要使自己推薦的股票上漲,可能就存在分析師與上市公司串謀,借報告哄抬股價”。
對于研究員個人來說, “雷人”研報還是某些券商研究人員個人博“出位”的手法。
如何把控“真實、客觀”
在2011年1月1日正式實行的《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第三條強調,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遵循獨立、客觀、公平、審慎原則,有效防范利益沖突,公平對待發布對象,禁止傳播虛假、不實、誤導性信息,禁止從事或者參與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活動。
“真實、客觀”是研究報告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要素。
第九條更是強調制作證券研究報告應當合規、客觀、專業、審慎。署名的證券分析師應當對證券研究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保證信息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分析結論具有合理依據。
作為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坦承, 從合規性上說,要拋開主觀臆斷、夸張用詞,給投資人一個客觀、冷靜的分析。但他表示,目前僅有幾家研究所能夠賺錢,大多數研究所長期處于無收入狀態,這是研究所的現狀。
“搞噱頭”的研報,既不客觀與專業,更談不上審慎。除了娛樂市場,忽悠投資者之外,到底有什么意義呢?而作為本應嚴謹的研究報告,又豈能以 “搞噱頭”作為吸引投資者的看點?
今年頻頻出現的“石墨烯”鬧劇、“銻礦”事件、“晶島門”丑聞等,哪一件不是“屬于搞噱頭的東西”?哪一件不是券商研究人員的“杰作”?又有哪一件沒有對投資者造成傷害?
(實習生梁棟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