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蕾 ○編輯 于勇
在紐約人壽等外資撤出中國保險市場的當口,美國大都會人壽卻逆勢踩下擴張油門。在昨日兩家中國合資公司合并發布會現場,大都會國際部總裁William J·Toppeta直言,“我們的一些競爭對手削減或撤出了在華投資,但我們要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
大都會的邏輯在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保險市場的需求無論在廣度、深度上都在不斷增長,但按照目前保費收入占GDP的百分比來看,中國保險市場的滲透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由此判斷中國保險市場空間無限。
事實上,大都會并非獨具慧眼者;厥桩敵,幾乎所有外資保險巨頭最初涉足中國市場的最大驅動力,就是中國保險市場是座待挖的金礦。但現在來看,其中一些已經放棄了當初的宏圖,與中方合作伙伴宣告“分手”。
個中原因或許只有真正參與經營的股東雙方才能深有體會。作為中方股東(上海聯和投資)代表的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董事長蔡曉虹直言不諱,“我們在合資壽險公司中的最大優勢就是,中外雙方股東步調一致,對保險經營理念的認識一致,沒有分歧,沒有內耗。”
在蔡曉虹看來,“婚姻美滿”是合資壽險公司盈利的前提。按照國際慣例來看,壽險公司成立7至9年后將步入盈利期,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多數合資壽險公司的虧損期已經超過了十年。對于中美聯泰大都會何時能盈利,蔡曉虹雖未作正面回應,但透露,“從目前來看,我們應該能符合國際慣例(7至9年盈利)!
中美聯泰大都會由兩家合資公司(中美大都會人壽、聯泰大都會人壽)組成,由此催生了國內保險業首例吸收合并案。首例合并案背后其實包含了兩筆交易,先是由原聯泰大都會的中方股東上海聯和投資,接手原中美大都會中方股東首都機場所持有的那部分股份;再是兩家公司進行“吸收合并”。
談及首例合并案,中美聯泰大都會CEO貝克俊認為,最大的挑戰就是“無先例可循”。“難就難在是‘第一次’,因為之前國內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做參考,因此需要與各方進行不斷溝通,自己摸索經驗。”
合并后,新公司的資本金將變成8億元。問及有無進一步增資計劃,貝克俊說,將視業務擴張計劃而定。蔡曉虹直言:“如果有增資需求,作為中方股東的我們一定會支持!卑凑疹A定時間表,中美聯泰大都會預計2015年前能躋身在華外資壽險前3名,衡量標準不是保費規模而是凸顯內涵價值的新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