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僅平靜了幾個月,漸消視線的國美控股權之爭,近日因“陳曉近期離職”的消息而被重新翻起,傳聞在快速發酵。昨日,一切塵埃落定,國美發布公告確認陳曉離職。
事件本已處在各方看到的寧靜中,陳曉的離職,可謂比較突然,究其何故?陳曉與控股股東關于國美發展戰略的沖突恐怕是問題的核心,陳曉離開,戰略惹的禍。
戰略,無疑是公司發展的“頂層設計”,是高屋建瓴、俯瞰全局的,不同的戰略就意味著不同的公司未來。對國美而言,陳曉的“減店增利”戰略與大股東的增店擴張戰略風格迥異,水火難相容。
從國美近期宣布的戰略看,國美電器門店擴張提速,2011年國美電器內部確定的開店目標是新增400家,門店數量達到1800家,而去年陳曉團隊制定的5年規劃卻計劃是在5內僅開700家店,這顯然與目前公布的國美擴店戰略相去甚遠。
擴店速度的調整意味著陳曉的戰略已不合時宜,國美的發展路徑已經重回大股東一方,陳曉無疑需要改變。
總結歸納去年以來的國美控股權之爭,幾大矛盾已經冰釋,懸而未決的恐怕就是發展戰略了。
去年爆發的國美控股權之爭,是圍繞幾個方面展開的,增發稀釋大股東權益、股權激勵、發展戰略、陳曉離開、增選鄒曉春、黃燕虹為董事等等。陳曉“擅自”進行股權激勵問題,在“9?28國美股東大會”前雙方已經取得共識,黃光裕方稱不但不撤銷股權激勵,而且還要“加碼”;增發稀釋大股東權益,在“9?28股東大會”中,通過撤銷公司配發、發行及買賣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權而圓滿解決;鄒曉春、黃燕虹進入董事會,已經被去年12月初國美特別股東大會獲準;至于陳曉的留任也應該不是大問題,雖然有背叛東家之罵名,但在挽救國美于危難,在關鍵時期,凝聚了公司高管及核心骨干的士氣,陳曉表現出來的能力是可圈可點的。在紛爭平復以后,對陳曉的“背叛”,輿論也正在大事化小,陳曉也應該泰然處之了,順應大股東的意志,執行加速擴店戰略,也應該是陳曉的不斷努力方向。
但放慢擴店規模是陳曉難以放下的戰略,陳曉曾梳理自己對國美的三點“努力”,其中之一就是改變了黃光裕時代過于追求規模化的傾向,這一點也應該是“家喻戶曉”。作為知名的企業家,曾被不少人尊稱為職業經理人代表的陳曉,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總是很跌份的事。
放棄,也許是陳曉無奈中的較優選擇。
黃陳之爭大事記
2010年8月4日,黃光裕提出動議,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撤銷陳曉董事局主席職務。24小時內,董事局迅速反應并給出初步回復,同時反戈一擊,決定對黃光裕進行法律起訴。
2010年8月12日,國美電器五大高管集體亮相,回憶2008年底以來國美遭遇的危機,重述當時引資必要性,并顯示公司管理層“共同進退”的決心。
2010年8月17日晚,黃家再發“大股東致國美員工”的公開信,歷數陳曉“去黃”三步棋,呼吁全體員工(包括管理層)要“保持清醒頭腦,明辨是非”。
2010年8月20日凌晨,國美董事局也以公開信形式回應黃家多項指責,提出“國美是該到了要思考是誰的國美的時候了”。
2010年9月28日晚7時,大股東黃光裕提出的動議,除了“撤銷配發、發行和買賣國美股份的一般授權”得以通過外,其他議案均未通過。
2010年11月16日,黃光裕方面與上市公司之前簽訂的諒解備忘錄。
2011年3月9日晚,國美發布公告,宣布陳曉離職,接替其擔任國美董事長的為原大中電器董事長張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