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添富亞洲澳洲(除日本外)成熟市場優勢精選基金基金經理 王致人
隨著美聯儲啟動新一輪量化寬松,新興市場是否引發惡性通脹成為關注焦點。為控制國內通脹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已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傳聞更是不絕于耳,也間接影響到四季度A股與香港國企、紅籌股表現。2010年,中國是金磚四國中GDP增長最快(預估為10%,俄羅斯僅有約4%)、通脹率最低(10月份CPI為4.4%,印度已接近10%),但股市表現卻最不如預期的,為什么呢?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根據投行摩根斯坦利測算,近期國際資本已創紀錄的連續28周流入新興市場,而中國為防止熱錢流入實施的資本管制與對QFII投資額度的限制,注定了A股無法充分享受到這輪“資本盛宴”,也說明在明年QE2結束前,國際資金流向仍將影響各國股市的相對收益情況。
展望2011年,我們對市場總體還是審慎樂觀,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寬貨幣、緊財政的背景下,歐美主要國家持續溫和復蘇,全球經濟二次探底概率不大;第二,當前歐美制造業閑置產能仍高,在發達國家對抗通縮、新興市場抑制通脹的過程中,全球發生像08年上半年惡性通脹的概率也不大,因此新興市場的宏觀政策收緊造成經濟硬著陸的風險相對可控;第三,美國2011年GDP增長雖可望維持在2.5%以上,但對降低失業率并沒有太大幫助,而歐洲央行為根除PIIGS債務問題,未來也可能加大公債購買規模,預估年內見不到G3經濟體加息與超寬松貨幣政策退市;第四,股市經過了上一年的強勁反彈,2010年海外市場普遍仍有5–10%的漲幅,這部分的資本利得對刺激消費起到正向作用。預估標普500強企業盈利增長約30%,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增強了未來加大資本開支與增加工作崗位的底氣。
同時,需關注的風險有:第一,美聯儲在宣布QE2后,美匯指數一度逼近后金融危機的低點,反映了投資人對“美元本位”國際金融體系的擔憂。當前美國經濟增長情況雖好于歐洲、日本,但核心通脹率已連續7個月低于1%,更低于美聯儲目標的1.5–2%。有鑒于日本“失落的十年”經驗與即將到來的2012總統大選,美國才會不顧國際輿論壓力,再次開動“印鈔機”。觀察近期在首爾舉行的G20峰會,不能排除歐美國家在匯率上的博弈將導致“競爭性貶值”,從而加劇大宗商品價格與股市的起伏;第二,與美聯儲保增長、就業立場不同,歐洲央行將抗通脹視為首要目標。為應對邊緣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雖加大了公債收購規模,但同時也從商業銀行體系回收流動性,未來歐洲銀行不排除進行新一輪壓力測試;第三,日本的公債余額占GDP已高達200%,為控制日益膨脹的財政赤字必須采取緊縮政策,可能導致其經濟增速由2010年的3%降為1%。日本的名義通脹率雖仍維持正值,但核心通脹率自09年初就轉負,并維持將近兩年,如何避免進入下一個“失落的十年”將是最大的挑戰;第四,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風險。
回過頭來看國內宏觀,市場雖普遍預估12月CPI環比回落,但上月的5.1%墊高了未來一年的基期,2011全年通脹率控制在4%仍有挑戰。從微觀角度,2011年A股與港股市場盈利增長預估為22%、16%,投資主題將環繞“十二五規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展開。未來五年中國在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社會資本所扮演的角色得到提高,根據國務院出臺的“新36條”并綜合考慮石油、金融與電信運營的高資本進入門檻與行業格局,民間投資可望在水利工程建設、增值電信業務、醫療服務、文化與旅游休閑產業、商貿流通、新能源產業建設等領域發力。
展望新的一年,不論國內或海外市場的風險與機遇都是并存的,建議一般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能夠把握均衡原則,即可對沖短期單一市場波動較大的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