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創業板迎來擴容之年,全年共有117只新股發行,另有24家闖關途中折戟。創業板幾乎每上市一家公司就拋出一個造富傳奇。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帷幕拉開,首批28家公司頭頂“高成長性、高科技含量”和“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新商業模式”光環登場。2010年,市場延續了初期的熱度,創業板募集資金合計近千億,153家公司總市值超過7千億元,平均市盈率78.53倍。
2010年,創業板迎來擴容之年,全年共有117只新股發行,另有24家闖關途中折戟。據統計,117家創業板公司近一半來自北上廣,廣東29家,北京17家,上海7家,這些省市成為“兩高六新”著稱的創業板集中區域。
作為不折不扣的話題制造者,創業板幾乎每上市一家公司就拋出一個造富傳奇,監管層最初“2億資金點燃一個企業”的設想,在巨額超募資金面前踏空。而高管離職套現潮涌也為這一剛滿一周歲不久的新板塊招致非議,40多位高管離開為之奮斗的公司,給出的原因是“夫妻兩地分居”、“身體狀況”種種“個人原因”。
首批限售股2010年11月1日解禁之后,市場所擔心拋盤、大跌的景象并未出現,與監管層及時更新了有關規定、延長高管持股鎖定期及窗口指導效應不無關系。可以預見,在目前的審批制度下,創業板的高市盈率仍會吸引著企業、風投趨之若鶩。
【股民樣板】
只有故事的不要
投資者張先生是一名資深投資者,1994年開始接觸證券市場。在2009年開始,他開始接觸創業板股票。
在2010年,張先生在創業板中獲得了超過30%的回報,他認為今年創業板的一些個股仍將獲得較好的回報。“我認為創業板公司還是有一個占據新興產業高地的企業,比如那些十二五規劃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張煒說,“創業板的問題是,哪些公司是真正有業績的,哪些是只有故事的。”
在2010年上半年,他先后買入了萊美藥業等股票。“但從上半年的成績看,基本上是虧的。”張先生說,全年的盈利主要來自下半年的海蘭信,“在9月份買入海蘭信之后,很快出現了一波快速上漲。”他說他在創業板上的盈利主要來自10月份之后創業板重拾升勢。
在張先生看來,創業板股票選股和一般股票并無不同。他認為,選股首現要看行業,在景氣度低的行業里面,雖然也有好公司,但股價的彈性不會有景氣度高的行業里那么好;其次則是考察行業里的公司質地,一般最好選擇處于細分行業領先地位的公司。
截至2010年底,創業板市場有153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78.53倍,創業板指數收報1137.66點。
【創業板風云錄】
高管辭職“恰逢其時”
2010年3月份,網宿科技總經理彭清辭職,被發現辭職時間接近“最佳時點”,等待約半年后恰逢解禁,即可拋售手中股票。彭清在2007年3月加入網宿科技,2010年3月離開。辭職之時,彭清仍是網宿科技第五大股東,持有431.51萬股股份,市值約8000多萬元。2010年4月30日前退出的創業板公司高管還有南風股份原董事陳俊嶺、金亞科技董事陸擎等人。
創業板指數發布
2010年6月1日正式發布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與深證成份指數、中小板指數共同構成反映深交所上市股票運行情況的核心指數。
發布的創業板指數包括價格指數和收益指數兩條,創業板價格指數為主指數,簡稱“創業板指”,代碼為“399006”,創業板收益指數簡稱“創業板R”,代碼為“399606”。創業板指數的基日為2010年5月31日,基點為1000點。
半年報“戲劇性”變臉
2010年8月31日,創業板上市的109家公司2010年半年報披露完畢。數據顯示,創業板公司2009年營收同比增長率是33.31%,2010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則變為26.11%;2009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5.69%,2010年上半年變成22.65%。與此對比,中小板的凈利潤增幅為57.7%,主板為37.5%。
其中,寶德股份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降幅為82.07%,漢威電子為49.78%,網宿科技為29.98%。
首批限售股解禁
2010年11月1日是創業板限售股解禁首日,那些持有5%以下的限售流通股開始流通。這部分股權涉及27家公司的12億股,市值約300億元。
不少原始股東選擇在當天兌現紙面財富。華誼兄弟、金亞科技、吉峰農機、銀江股份4家創業板公司出現在大宗交易平臺中,4家公司的股東累計進行了9宗減持,合計超過1000萬股,金額近3億元。
離職套現遭政策收緊
2010年11月4日,深交所公布了關于創業板上市公司高管買賣本公司股票的新規,上市公司董監高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之日起六個月內(含第六個月)申報離職的,自申報離職之日起十八個月內不得轉讓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之日起第七個月至第十二個月之間(含第七個月、第十二個月)申報離職的,自申報離職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此后,對首批創業板高管而言,“半年前離職,一年后解禁日即可套現”的想法不復適用。
風投與私募活躍
創業板迅速成為VC(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投資機構的重要退出渠道。投中集團數據顯示,創業板推出一年內,134家上市公司中,有VC/PE投資背景的企業數量為79家,占企業總數的59%,平均每家企業有1.9家投資機構參股。
其中,深創投、達晨創投和同創偉業分別實現10家、7家和6家企業的創業板上市。
回報率方面,創業板開板一年以來,投資機構通過企業IPO獲得的平均賬面回報率為13倍。
【創業思考】
中國創業板不長“蘋果”?
經歷10年懷胎,中國的創業板市場在2009年橫空出世。2010年,從1月8日第三批登陸創業板的6家公司開始算起,到如今已不知多少批,但總數是清晰的,超過了150家。一年中,埋下的資本種子開始逐漸顯露形態。
最高發行價屢破新高
“碧水源怎么樣?100多塊,能買不?”由于創業板公司股票動輒上百,記者經常被人問這樣的問題。
這一年,“創業板最高發行價”的名頭在一年之內三易其主。先有為電信運營商提供網絡服務的技術公司世紀鼎利,每股88元,后有95元的疫苗新貴沃森生物,再到最近剛上市的湯臣倍健,發行價110元。不獨發行價,市盈率的翻新又何嘗不是如此。于是創富故事被市場津津樂道,三五互聯13歲小富翁、向日葵6歲“娃娃股東”的段子也浮上水面。
有的散戶嫌“太嚇人”,避而遠之,頂多配置一兩只碰碰運氣,“可不敢指望著賺”。有膽大的卻覺得“貴有貴的道理”,瞄準了專炒這一塊。盤子太小,機構更不敢輕舉妄動,怕一拋就是一串陰跌。
“看不到微軟,看不到蘋果”
市場想象的破滅首先來自不甚理想的2010半年報,第一批好中選優的28家就有7家出現業績下滑。105只擁有可比數據的創業板個股在上半年平均凈利增幅為30.2%,遠低于中小板的57.7%,和主板的37.5%。
盡管專家出來講話,創業板的作用要等到一年、兩年、三年甚至更長,但已經有急功近利的投資者開始叫喊“看不到微軟,看不到蘋果”。
盯著看的人們也發現,好像創業板的高管們走得特別急,機構統計,40多位高管離開了奮戰多年的公司,讓股民心里打鼓。
曾聽一家創業板老總倒過苦水,“現在一提創業板,都是些什么業績驟然變臉,高管紛紛辭職。但實際上,凡是我了解的創始人都不會這樣做,那是我們的孩子啊……”然而,監管層還是趕在創業板首批限售股解禁之后第四天出臺了新政策——收緊離職套現。此后,對首批創業板高管而言,“半年前離職,一年后解禁日即可套現”的想法不復適用。
小企業的機遇
當初開放這塊市場無非是要降低門檻,為小企業提供更多機會。兩項定量業績指標,一種要求其他條件符合同時“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另一種要求其他條件符合同時“最近一年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但鑒于申報上市企業過多等原因,發審委默認盈利指標“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3000萬元”已成公開的秘密。
審核流程繁瑣、上市等待難熬等等實際的問題,又在2010年把許多中國企業逼向海外。對于企業放棄家門口的創業板,選擇赴美上市的現象,甚至有財經評論員如是感慨,“中國的創業板不在深圳,在美國。”
盡管如此,中國火熱的資本市場還是聚攏了越來越多覬覦創業板的中小企業,這塊也成為了風投們的樂土。“暴富,首先就對創業家有一個示范效應,可能會改變主意留在國內上市,給了創投紛紛涌入的機會。”深創投北京公司總經理劉綱說。
除此以外,由于基金生命有限,一般5年必須有所回報,但在國內還要經歷上市審核、排隊并考慮推出時機等等。國內風險投資就更傾向于選擇“Pre-IPO(預期可上市)”的項目。劉綱說,“正因為有了創業板的新平臺,一些原本小的、沒有上市希望的民營企業,我們之前根本不去考慮,現在也會看看。”從這個層面看,創業板的確給了小企業更多機會。
【創業樣板】 暴富不在一夜間
數碼視訊大廈一層前臺擱著一疊應聘者名單,公司擴張比較快,人力資源壓力跟著變大,但工作起來反而不再吃力了。2010年4月30日起,數碼視訊已不再是那個不知名的細分市場民營小公司,再招聘畢業生,只要說,“我們是上市公司,代碼300079”。想知道些什么網上都有公告。
為創業板等待十年
創業整十年的鄭海濤說,我感謝創業板。他又說,沒有什么一夜暴富的故事。
1993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的鄭海濤去到深圳,加盟了一家叫中興通訊的小公司,三年技術,三年市場,目睹了中興通訊從創業到上市全過程,深有感觸。之后他來到了北京,創建了自己的新公司,目標直指上市。
2000年,鄭海濤拉上同學、朋友合伙成立了數碼視訊,“我們成立的時候就是想奔著上市,2000年不是說針對小公司的創業板要開嘛,沒想到一拖就是十年。”鄭海濤說。后來,初始團隊成員有些在2002年、2003年陸陸續續退出了,到2010年,鄭海濤代表所有離開和堅持的創業伙伴敲響開市寶鐘。
是業務選擇了創業板
鄭海濤回憶說,成立的第一年,公司研發第一款產品,十來個人裝在40平米的小屋里,沒有任何收入,完全是在燒錢。好在產品出來技術指標不錯,中的第一個標就是江西省網的,于是,公司又投入全部家當集中生產這第一批貨。再后來,整個公司變成了一堆機器設備,由人護送著去了江西。
現在數碼視訊的主要盈利歸功于兩大塊業務,一是數字電視前端硬件,就是供應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機房里用到的設備;另一塊是軟件,有線數字電視條件接收系統,在消費者終端體現是一種插在用戶機頂盒里面的智能卡,功能是控制播出安全以及收視權限的管理。
正是考慮到對業務開展有利,使數碼視訊最終選擇國內上市。
當時,公司主要競爭對手之一永新視博已登陸紐交所,公司內部也有些討論。但鄭海濤堅持國內,他認為公司的主要客戶是廣電客戶,全內資成分會避免未來的風險。敲定創業板,則是看到了較高的市盈率。
風投與私募的進出
數碼視訊上市時,創業板仍處在光環之中,數碼視訊的發行價為59.9元。剛剛第二天,公司股票便遭遇破發,持續了6個月。“市場總是正確的,讓我們破發也是有市場的考慮。可能當時大家覺得我們從事的業務不會有多高增長。但在最近,公司股價又升到了70多元,特別是我們做出40%-70%全年預增后。”董秘李繼祎說,“市場慢慢發覺了價值。”
先于市場,各大創投早已發現了價值。中科中遠、啟迪創業、清華科技園、達晨創投等等都在不同時期借助融資進入了公司,按照70元/股粗略計算,所持股票市值分別為5.6億元、4.47億元、3.57億元、1.23億元。
身為啟迪創業總經理的羅茁,個人還持有78萬股,坐擁市值超過5000萬元,他已經在8月份離開了數碼視訊監事會主席的職位,按照規定,超過半年便可以兌現紙面財富了。羅茁的首發承諾鎖定期是2011年5月4日,這之后即可行動。
身家14億的創始人
當財富落在具體的人頭上,故事聽起來總叫人興奮。
伴隨公司成長和創富
從核心團隊到技術骨干,數碼視訊全公司上上下下一百多號人在公司都有股份。
幾位副總,宿玉文持有29萬股,張剛持有28萬股,張懷雨持有32萬股,王萬春持有11萬股,算下來,市值700多萬元到2000多萬元不等。
其中,王萬春是公司招聘到的第一個應屆畢業生。
回到鄭海濤本人,作為第一大股東,他持有公司2066萬股,市值超過14億元。他也登上了2010胡潤百富榜北京地區排名榜單,與10名富豪并列第111位。但“等三年解禁套現過好日子”的心理,他恐怕未必有,鄭海濤所持股份僅占比18.45%,減持或許將意味著喪失控制權。
鄭海濤在《創業邦》雜志的年會上說,如今市場上對創業板的有些評價近乎“誹謗”,公司創業平均要超過十年,沒有什么一夜暴富的故事。
他認為市場低估了公司創始人的執著。
2008年創業板涼下去那會兒,有外資投行找過來對鄭海濤說想并購,可以開一個非常好的價格。鄭海濤回絕了。
有錢了干什么?
董秘李繼祎認為,財富故事未必是壞事,這會激勵更多人參與創新,參與實業,避免投機成風。
“普通員工都很年輕,如果賣掉一些公司股票改善生活品質,我們都尊重他們的選擇,當然公司還是會努力做大,讓員工看到更多成長的希望。”李繼祎說。
一些員工賣股改善生活。而有錢后的公司會怎樣?“上市前是做公司,上市后是做產業鏈。”鄭海濤說。公司原計劃募集3.8億元資金,結果募集了16個億。充沛的資金讓數碼視訊開始著手整合資源的事。隨后,數碼視訊投資了一家做機頂盒的企業,一家做系統集成的,還有一家做監測監控的。這些他們原來早想過要做,沒有資金時也就想想,如今終讓計劃付諸實踐。
■ 前事
中小板摸索中的前行
2004年,證監會批復了深交所設立中小板的申請,同年6月25日,首批8家中小板公司上市。
在當年,以“002”開頭的中小板公司在制度安排上并沒有特殊待遇,同樣遵從與主板類似的盈利和規模要求,僅在流通股本上與主板企業做出區分。
截至2010年年底,中小板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深市主板,在總市值上也與深市主板相差無幾。
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表示,中小板的經驗對于創業板來說十分重要。在創業板上遭遇的問題,此前在中小板都遇到過。
2004年開始,深交所就發布了上市公司誠信建設指引,此后在信息披露、實際控制人指引、網下發行電子化、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方面,中小板都走在主板之前,也給創業板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2006年6月19日,中小板個股中工國際遭爆炒,當日深交所開始在中小板市場上嘗試以換手率、盤中波動幅度為指標的風險提示和臨時停牌的風險控制機制,這一機制此后也在創業板上得到應用。
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劉夏 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