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李真
2010年A股市場新股頻發,雖然總數達4880億元,但能留下歷史性記錄的只有農行IPO,它一家就占去1/10強。
作為國有行上市的“收官之作”,農行看上去很風光,在A股募資685.29億元人民幣,A+H股募資總額達221億美元,折桂全球最大IPO,這樣的募資額有誰能得?誰不艷羨?
艷羨的是那些嗷嗷待哺的想上市卻未上市的企業,但為數不少的投資人卻對此不屑。他們認為,以農行收官為標志的四大行能得以全部順利上市,不是銀行改革和經營能力的勝利,而是資本市場幫助國企脫困現象的延續。
回顧農行上市前的市場反應和投資者心態,眾人可體會到農行這頭“大象”讓投資者的內心有多么沉重。
自中國證監會2010年6月9日正式審核通過農行首發申請,到2010年7月15日在A股上市,期間滬指跌了159點,跌幅達6%,很多投資者更是冷面相對,其中不乏眾多機構投資者,在農行上市前夕,《投資者報》曾對公私募基金經理做過一番調查,不少人表示對參與農行IPO興趣不大。
為什么?一方面因為銀行業及農行自身的問題,另外一方面投資者怕了,他們怕上市公司只會重上市、重籌資、輕回報。2007年的“那桶油”讓不少投資者痛到骨髓。
2007年頂著“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全球資本市場市值老大”的光環,中石油回歸A股,并于11月高調上市,上市當日股價最高達48元,當很多股民還在做著發財美夢時,殊不知中石油已然是壓垮A股自6000點附近崩塌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市次日,中石油就走上了連綿不斷的下跌之路,直至今日,中石油股價依然處于破發狀態。這對中石油有什么損失嗎?沒有!它已經籌集了足夠的資金,至于套牢的投資者怎么辦,它并不關心。
回歸A股后,中石油曾有過6次分紅,但對于在上市當日就入場的投資者來說,這些分紅微不足道。中石油對A股股民太過吝嗇,6次平均每股0.15元的分紅連同期存款利息都不如。
不過,話說回來,中石油分紅不多,但也算是有所表示,A股市場卻還有大批鐵公雞連表示都不想,上市當年分紅,次年起再無聲息者比比皆是。
據《投資者報》2010年上半年對當時1826家A股上市公司過去三年分紅情況梳理,有62家公司已經連續三年未分過紅,而與此同時有6成“鐵公雞”的高管卻是年薪見漲。
只知道從資本市場圈錢,不知向投資者回報,讓人寒心。目前以國企為領頭的不少上市公司,將A股市場當成了“提款機”,缺錢了?融資嘛!又缺錢了?再融資嘛!
銀行業不也生動上演了這一幕嗎?國有行上市最早也不過是2006年,對他們來說,當年的募集資金也太不經花銷,才三四年工夫,就又得向資本市場伸手。
更讓投資者心驚的是,這些銀行大佬剛剛再融資完,卻僅承諾兩年內不再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從股市無節制地圈錢何時休?投資者不得不仰頭問天。
有這些因素的存在,投資者對農行IPO敬而遠之不難理解,最初有規律的“織布機行情”到現在有點開始雜亂,農行至今仍未得到投資人的認同。上市不等于大功告成,最重要的是搞好經營并且給股東足夠的回報,農行是否悟透了這個道理,投資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