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停牌前 神秘資金 突然“秒殺”掃貨
在接受了殘酷現實的教育后,即使是投身股市的小股民們,都不會像《天下無賊》的傻根那樣單純了。在這趟魚龍混雜的A股列車上,像傻根一樣弱勢的小散戶們親眼目睹著一樁又一樁的內幕交易上演。簽訂合作大單前,股價早已飆升;重組停牌前,神秘資金突然“秒殺”掃貨;董事會還沒開,網上就有人踢爆董事會將通過高送轉方案;剛剛掛牌招標,就被人預知了招標結果……
丁艷芳
金螳螂(002081)
大單簽訂前股價漲停
出現“未卜先知”的帖子,稱知道其為何漲停。
盡管內幕交易監管風暴不斷升級,但最近還是有個股疑似“頂風作案”。近日,被質疑最多的就是金螳螂(002081)。11月22日(周一),公司稱有重大事項而申請停牌,當晚公告,11月20日(周六)已與恒大地產簽下合作大單,11月23日金螳螂復牌立刻漲停,創出歷史新高。
但在19日晚19點33分,在東方財富網的股吧中,有人發帖“未卜先知”,直接挑明“金螳螂將會在明天,也就是20日,與恒大集團簽署30億元戰略合作合同,大家現在知道為什么金螳螂這幾天一路上漲了吧。”此外,在金融界等多家證券網站的股吧中也出現了同樣的內容。
大單還沒簽,外界就有人知悉了此事,又有資金提前將其拉上了漲停板,想說不存在內幕交易都難以令人信服。
機器人(300024)
董事會沒開就“押中”高送轉
10送轉12股后,有人說“果然和之前聽說的一模一樣”。
一家上市公司拿到大單,勢必牽涉合作方、監管機構、中介機構等各方聯動,任何一個渠道都可以出現“不小心”的泄密。但是,上市公司年報或中報的送股方案可就簡單得多,只要所有董事一商議就能公告的,按理說這應該是涉及面最小,“最不容易”走漏消息的事件。但是,高送股方案出臺前,這些個股的股價往往早就飛天,如果僅以“市場預期”來解釋,那這些炒家的“命中率”也實在高得太驚人了。
以創業板的機器人為例,其召開董事會審議利潤分配方案時還“特意”申請了停牌。但其2月26日公布方案前的8天里,股價已經從60 元下方大漲至84元。與此同時,股吧中對機器人10送轉12股的慷慨方案表現得很淡然,還有人說“果然和之前聽說的一模一樣”。市場反應也一樣,復牌當天機器人并未大漲,高開后逐步回落到平盤附近。不僅如此,在4月12日機器人宣布確定除權日期的前一個交易日,該股少有地封上了漲停板,搶權搶得如此嚴絲合縫,真是“一切盡在掌握中”。
西藏礦業(000762)
開合作條件為比亞迪量身定制
合作對象早就內定了,掛牌只是走過場。
今年8月13日,西藏礦業宣布將所持扎布耶鋰業公司6%股份與其大股東西藏礦業發展總公司所持有的鋰業公司16%股份一同掛牌轉讓,9 月9日掛牌招標結束。此次轉讓,實際上是西藏礦業為運作該鋰業公司尋找合作伙伴。但西藏礦業開出了很多項條件,例如必須是鋰電池生產廠商或相關電池材料生產廠商,凈資產不低于20億元等等,當時就有研究機構猜測,這些條件很可能是為比亞迪“度身定制”的。
而結果揭曉時,就是比亞迪。僅其掛牌招標期間,西藏礦業的股價就從30元以下漲到了40元上方。9月17日,公司公告確定與比亞迪合作后,股價反倒放量高開低走,前期介入者兌現了利潤。
一般而言,在尋找股權受讓方、選擇合作伙伴時,但凡涉及國有股份都需要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那如何保證自己前期談妥的對象如愿呢?在條件上度身定制就是最好的辦法,但由此也表明了,對象早就內定了,掛牌只是走過場,只有那些最普通的投資者后知后覺。
北京旅游(000802)
弱市中突然飆升拿捏得當
“先知先覺”買入的賬戶,短短幾日可以輕松獲利超過25%。
重大事項公告前的快速拉升是A股市場最常見的現象之一,已經常見到投資者們熟視無睹的地步了。
以北京旅游為例,今年7月5日,大盤處于自4月19日暴跌以來的低點附近,市場態勢非常疲軟。當天上午,北京旅游正在年內低點 10.60元附近弱勢徘徊,不論是大盤還是北京旅游,一點沒有要啟動的跡象。但是午后開盤,局面開始悄悄變化,北京旅游的股價先是小幅上升了2%,兩點后更被直線拉升,20分鐘內拉升幅度超過6%。最終,北京旅游大漲6.32%,以11.61元收盤。當天的大盤毫無異常,滬深股指均以不到1%的跌幅報收。
當天收盤后,北京旅游就“不出意料”地發布了一份因重大事項而停牌的公告。到了7月13日,重大事項揭開了蓋頭,北京旅游提出定向增發5000萬股,每股發行價不低于10.75元,募集資金5.4億元。復牌后,北京旅游又連拉兩個漲停。也就是說,7月5日午后“先知先覺”,買入較早的賬戶,短短幾日內已經輕松獲利超過25%。
難道真的這么“巧”?不僅又是重大事項停牌前飆升,細究10.75元的增發價,如果不是7月5日最后一小時的飆升,恐怕其二級市場的收盤價都要低于增發價了,這一切怎么會拿捏得如此“恰到好處”。
不過,證監會早就注意到了這種現象,不少公司停牌后無奈地宣布,“因條件不成熟,放棄此次重大事項的籌劃”,股價復牌后即告下跌。但是,內幕交易者“偷雞”被發現,“蝕了把米”就可以免責了嗎?不管是否從中獲利,但凡因提前得到內幕交易而入市炒作者,無論盈虧,都應該追究其法律責任。
友誼股份(600827)
停牌前90分鐘秒殺掃貨
資金突擊追高買入,一定預示了重組的來臨。
最近上海本地股中動作最大的當屬友誼股份吸收百聯股份一事了,雖然這是百聯集團整合旗下資產的重要一步,但在二級市場上還是留下了一些瑕疵。
鏡頭回放到今年7月16日,雖然對于友誼和百聯股份之間的整合,市場早有預期,但是像7月16日尾盤那樣的放量大漲還是很異常的。當天下午一點半前,友誼股份交投平靜,其股價在平盤與下跌1%之間小幅波動。但一點半后,大買單突然殺入,股價在掃貨之下節節攀升,在收盤前的90分鐘內,股價竟一度接近漲停,最后1分鐘集合競價時,漲幅象征性地回落到7.72%。上證所交易數據顯示,當天排在買入額首位的是一家機構席位。同時,百聯股份也有所上升,但因為盤子較大漲幅明顯小于友誼股份。
當時,股吧中就有很多投資者推斷,機構突擊追高買入,一定預示了重組的來臨。果然,大漲當晚友誼股份和百聯股份雙雙宣布因重大重組而進入停牌期,下午的掃貨堪稱秒殺。
最終,該方案于11月8日披露并復牌,友誼股份連續三個漲停。7月16日下午掃貨的那股資金,沒有像其他等待重組落實的投資者那樣長期埋伏,卻在“關門”的最后一刻,以大單強行掃貨的方式登上這趟“特快列車”,如此“神奇”地預判,他們靠的是什么?其中是否存在知情人的內幕交易?
三安光電(600703)
“走漏”消息上市公司或為做局者
停牌核查沒查出什么名堂,反而“火上澆油”公布了三項利好。
有時候,內幕交易的不只是幾個上市公司里的“碩鼠”,上市公司更可能出于自身的利益,故意“走漏”消息,讓自己的股價狂飆,三安光電就有可能是這樣。
在2009年里,三安光電從年初的不到10元飆升到年末的55元。5倍暴利之后,今年1月12日,三安光電公告與安徽蕪湖市政府簽訂蕪湖光電產業化項目的投資合作協議,該LED產業化基地的投資總額高達120億元。然而在這個重大利好公布前的13個交易日里,其股價從38元已經被拔高到 65元上方,13個交易日里飆升了71%。
1月18日,三安光電因短期漲幅過大而被要求停牌核查。1月20日核查結束復牌時,不僅沒查出什么名堂來,反而“火上澆油”,同時公布了三項利好:首先宣布年報將提出10轉增10股,同時年報凈利潤預增220%以上,最后還獲得了蕪湖市6億元的LED路燈訂單。復牌當日,其股價一度跳上78元,但是所有重大利好都見光了,這78元也成為了那波行情的最高價。
在那波暴漲中,三安光電表現得很積極,因而被質疑這是它造的局。120億元的LED項目使三安光電急需巨資,炒高股價有利于公司以增發獲得更多資金。今年4月1日,三安光電果然提出增發,最終在今年10月完成,增發價30元(因10轉增10除權),三安光電成功到手30億元。
涉嫌做局的另一個佐證是,自三安光電4月提出增發后,其股價一直保持橫盤,與大盤走向毫不相干,似乎是公司的融資目的已經達到,內幕炒作歇口氣,待到明年增發股份解禁時卷土重來。當然這一切還只是猜測,真相如何,還需管理層調取相關交易資料,一查到底。
◆◆過往案例
●時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事件:據不確定內幕信息買賣股票也算違法
美國的德州海灣硫磺公司內幕交易案雖然發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但是證券監管史上打擊內幕交易的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美國德州海灣硫磺公司在探礦過程中,發布的新聞稿內容含糊,而公司知情人士紛紛買入股票和期權,在股價從17.375美元飆升到58.25美元中牟利。
美國地區巡回法院和最高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們立即買進股票的事實,足以證明探礦消息能夠影響投資者的決策,所以應當視為“重要事實”。被告將這些事實告訴自己親友的行為也是違法的。公司內部人員在依重要事實行事前,必須確信該事實已經切實被公眾知曉。
這個案例確立了內幕信息的基本特征——“重大性”和“非公開性”,而信息本身具體內容的確定性與否,并非構成內幕信息的必要條件。只要信息本身“重大性”和“非公開性”的特征確定,就屬于內幕信息,內幕人據此買賣相關股票,就必須承擔相應的內幕交易法律責任。
●時間:2009年事件:日本跨國內幕交易案嫌疑人被捕
2009年,東京證券交易所二板上市的投資公司J.Bridge前董事長野田英孝涉嫌在公司宣布業績下滑的消息前,利用其在新加坡開設的證券交易賬戶進行內幕交易,違反了日本《證券交易法》。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隨后逮捕了野田,這是日本出現的首例跨國股票內幕交易案。
據了解,野田在消息公布前拋出共計7萬股J.Bridge公司股票,套現約6500萬日元,同時避免了約2000萬日元的損失。
●時間:1995年事件:被告無證據反駁可推定內幕交易
1995年,IBM的一位女秘書在為上司復印材料時獲悉IBM即將收購蓮花軟件公司的內幕信息,并且將這一消息告訴其丈夫,其丈夫又轉告朋友。美國證交會查清共有25人借助這一內幕信息在股票交易中獲利130萬美元。最終大部分被告提出妥協和解,部分被告因為罰金太高而導致個人破產,最后4名被告被判有罪。
由于內幕交易越來越隱秘,導致收集內幕交易的直接證據很困難。部分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士使用第三方賬戶交易,或將內幕信息泄露給親友獲利。美國證交會因此實行邏輯推定方式,如果被告提不出有力的證據反駁,那么審判者就可推定內幕交易存在。
記者 徐可奇 實習生 沈夢雪
|
|
|